鹽都自流井…貢都(簡稱自貢)的所有原屬清廷官方的現成鹽井開採權授予聯合鹽業股份公司之後,這一個本來股本便有十萬股約一千萬的股本更是達到了二十七萬股二千七百萬。這個價錢在所有人眼中都高的海了去了,不過只要獲得了鹽都自貢十年官鹽的開採權,每年光是產出獲益就在九百萬白銀之間,因此一群想要入個股吃些紅利計程車紳們都明白,這股份雖說高了些,但是倒也合數。但是李漢自己卻知道,光是應城他劃入聯合鹽業名下的那一塊土地地下的資源價值在後世就不止數千億,更別提鹽都了!沒辦法,要怪只能怪清末的官員們太會造孽、折騰了,好好的一個官督商辦的牌子讓他們摸黑搞臭,以至於初期要搞實業他必須要多做很多這樣的‘賠本買賣’,否則以軍政府那還沒建立起來的幾乎為零的信譽,誰願意掏錢給你入股去?
聯合鹽業最終攻擊募集了七萬四千股,募集了七百多萬兩銀子。倒是令軍政府最近一段時間醞釀的大動作可以拉開帷幕了!
現在革命形勢逐漸明朗,李漢作用四川懷抱湖北,崛起之勢已不可阻擋,以前那些左右觀望的人開始有意無意的向這位手握重兵的新川督靠攏。少不了有人想要藉著入股攀上他這個高枝,按照當年湘軍、淮軍崛起的經驗,即使趙總司令坐不了天下,至少也能混到曾國藩、李鴻章那種地位,川鄂一帶的商人不能通天,巴結不上北邊的袁世凱跟南京的孫大總統,也就只好向他這位新川督靠攏了。所以,這四川軍政府欲整合川鄂兩省鹽業,成立入股公司的訊息一傳出來,應募計程車紳、商賈著實不少,賺錢還是其次,這一段時間四川都在盯著軍政府如何收拾‘旗人貴族’的事兒呢。川督在裡面表現出來的狠毒著實嚇壞了不少人,這不少根基都在四川的勢力都是打著花錢買安心的心思,蜂擁過來給他送錢呢!
就怕被他給惦記上了!
不過,聯合鹽業的成立也把四川鹽都的那些勢力得罪了狠,比如以王三畏堂為首的四大家族。相比較應城那些不成氣候的小鹽商,這些自明清時期便開始煉鹽的鹽商世家,個個擁有著富甲四川的財力,雖說因為一直不願意接受大工業的力量,而繼續使用數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煉鹽技術,導致生產力低下,加上清廷的‘扶淮抑川’政策,到了現在根據情報人員打聽到的情報,現在的四大家族已經到了沒落的邊緣,但是依舊在鹽都擁有了不小的影響力。
張本堯如今親自率兵鎮守鹽都,他曾派人命張聯絡當地赫赫有名的鹽商四家族,邀請他們參加‘聯合鹽業’的成立!可是都被婉言拒絕了,竟然無一個勢力願意參加聯合鹽業的成立,可見對於軍政府成立的‘聯合鹽業’,當地的私鹽勢力是有一定敵視的!
不過他倒也沒太把這些勢力放在眼中,耍手段有誰敢跟統治整個四川的四川軍政府耍,剩下的最多不過一些刁難罷了。既然不願意來參加,那麼,日後便多憑手段競爭吧,看看誰怕誰!
這一點小小的插曲倒是沒有影響到他的心情,昨天晚上的招股會大獲成功。倒是讓他看到了不少非本地的人士,其中不乏一些名人。比如認購了一千股的孟洛川,他在北邊經營綢緞、洋貨、皮貨、百貨,“瑞蚨祥”便是他的商號。經人提醒得知這位的產業都在直隸、山東之時,他立刻便對這位口稱考察要在重慶增設瑞蚨祥鴻記緞店的老人多看了幾眼!
另一位讓他記住了的是南方有名的永安百貨的胡氏兄弟中的一位,他雖然只認購了300股,但是對於這位據說曾經前往過澳大利亞淘金,如今已經在南洋、廣東一代創出一番名堂的大實業家,也禁不住多看了幾眼。當然,真正令他記下了名字的,卻是一位只認購了100股,卻看上去有些寒酸的年輕人。他名叫陳輝祖,初時他都還沒認出來這人是誰,只當是個小有家室的年輕後生呢。卻不想這個看上去有些寒酸的年輕人,在昨晚的招股會之後便擠開了圍在他身邊的不少士紳,來到他的面前,希望能夠在軍政府還在構建、準備之中的‘中國銀行’求一個職務。
他口稱自己09年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前幾年才剛回國,之前江蘇爆發革命後自己任了一段時間的江蘇省銀行監督。
李漢當時十分好奇,這年頭能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可都是不折不扣的高材生了。好奇之下便跟他詢問了幾個有關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歷史跟趣聞,都見他對答如流,又用英語跟他交流了一陣,也發現他擁有了不錯的金融知識,早就想要建立‘中國銀行’,卻一直苦無專業人才,結果不得不一拖再拖的他當下大喜,收下了這個不遠千里從江蘇趕來毛遂自薦的高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