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鐵路,確實是最為賺錢的生意之一。
早在1863年,老牌的*者………英國人就已經擬定過在中國建設一個大型鐵路網的計劃。他的方案以武漢為中心,擬建一條東通上海,西經四川、雲南,直達印度的國際大鐵路。1897年和1898年兩年間,英法兩國先後取得了修築滇緬、滇越鐵路的特權後,得寸進尺,表示要把鐵路延築至四川成都和重慶兩地,然後再與長江流域鐵路對接。庚子之亂後,眼見中國這塊大肥肉的潛在利益越來越大,各個列強一湧而上,紛紛爭奪中國的鐵路建築權,並強加借款特權。
規劃中的川漢鐵路和粵漢鐵路,就是肥肉中那塊肥的冒油的上等肉
以川漢鐵路為例,最初預定設計路線,從成都起,經內江、重慶、萬縣、奉節、秭歸、宜昌、至漢口,全長1500公里左右。由於鄂、蜀兩地山川險峻,修築如此長的鐵路線,初步預算也要達5000萬白銀之巨。粵漢鐵路,起於廣州廣東,經韶關、衡陽、長沙、岳陽、咸寧到武昌,全長1200多公里,旅經廣州、湖南、湖北三地,預計建設成本也在三千萬兩上下。這兩條鐵路修築的費用就在八千萬兩白銀上下,光靠清廷的財政支出,至少要天下太平十年才能擠出錢來修築,清廷若真要修建,少不了還要跟洋人借款。清廷一般跟洋人借款年息都在5%…6%之間,而借款的抵押更是整條鐵路,修築完成至少要五到十年,再加上洋人從中耍些手段,少不了又要多花不少錢不說,可能工期還要再拖延幾年。到最後八千萬的工程可能光利息清廷就得給洋人這麼個數字,清廷顯然短時間之內還不上,就只能將花費了大量資金建設的鐵路交給洋人先經營,不但又白給洋人賺了一大筆經營費,藉助著鐵路,洋人還將他們的影響從沿海滲到了內陸,更加加劇了對華掠奪!
第三百五十七章 巨大的收穫(下)
“哦,請總督大人明說!”
顧欽斯基知道軍政府若是真跟日本再談成了‘成渝鐵路’的修築之後,那麼這一次只怕帝國很難從四川斬獲什麼了。因為德國人的野心,德國對於謀求在華勢力擴張已經佈局了十數年,可惜一直受到英法等國的打壓,一直沒能在中國南方尤其是黃金水道長江跟珠江流域獲得與之國力相對應的‘影響力’。這一次國內收到遠東鉅變的訊息之後,德國的那位威廉皇帝便親自下令遠東把握機會,在收到面前這位新川督的善意之後,德國人立刻感覺到了機會,因此對於這次將影響力滲入英國人的傳統勢力範圍……長江中上游十分期待。甚至碰面之前,德國外交部便知會了帝國,希望這一次的中國之行,奧匈帝國方面能夠配合一些。
但是,同為歐洲強國,尤其素來以神聖羅馬帝國繼承者自稱的奧匈帝國,即便是奧匈帝國也明白德國要比帝國強得多,但是卻也不願意放棄這一次在遠東擴充影響力的方法。
因此,這一次李漢才不過一邀請,顧欽斯基便會意的撇開了德國前來與他密會!
李漢看了看顧欽斯基,這個已經略顯老邁的老人顯然是裝出來的詢問表情,博德曼中校一直留在鄂中,後來他入川之時此人也跟著一起來了四川,軍政府的很多舉動,都不可能瞞得過他的眼睛。若論起準備工作,他認為奧匈帝國無疑要比德國準備要足的多!
“先生,把手上的報告給我!”
他也不點破,微微轉過頭去,用英語示意周善培將方才交給他的報告遞給自己!
“是!”
周善培起身將手上的一紮資料遞給了他,這些東西全都是李漢這段時間來親手編寫的東西,不多,不過要將這些東西轉換成英語,也多虧了他將那臺‘神舟軍用筆記本’帶在了身邊,裡面有隨機裝配的中英轉換軟體,倒是讓他輕鬆了不少!
從一堆報告中抽出幾份遞給顧欽斯基。
“公使閣下,我軍政府除了四條支線大鐵路之外,還有零星三條鐵路已經在案,不過因為都是用於軍事用途,並且總長度都不超過兩百英里,所以,閣下如果感興趣,我方可以考慮跟貴方貸款修建,但是決不能拿這幾條鐵路路權做抵押,當然可以從其他方面給予貴方一些補償。除此外,至今我軍政府在未來一年內將採購三艘一千五百噸級的內江炮艦、五到七艘五百到七百噸級的內江炮艦,具體炮艦要求配備都在這裡,光是這一筆炮艦訂單價值就不下百萬兩白銀。除此外軍政府有意跟貴國採購一批最新的輕武器生產線,按照貴國曼利夏步槍的生產模具,具體我方只在槍口直徑跟相關零件要求上有些輕微的區別,對於貴方來說難度也不是很大,我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