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南下,他們就可能被從這個世界上抹去了。
兩個‘中國之聲’報紙只會拍照的記者在場上忙個不停,他們兩人不停的來回在各個位置上,一會時間便拍出了幾組二十多張照片,也許在不久之後的那天,它們就會出現在‘中國之聲’的報紙之上了!
“諸位革命同志們,各位英勇的戰士們!”
李漢的話經過擴音器,傳入每個戰士的耳中:“告訴我,我們的信仰是什麼?”
“革命!革命!”
還算整齊的吶喊聲,讓整個大地都在顫抖。
為了這氣勢,也不枉他之前派人先安排將口號通知了下去。
“戰士們,告訴我你們的責任是什麼?”
“保家衛國、捍衛共和!”
“以我之血、拱衛共和!”
沖天的口號聲響起,惹得氣氛頓時火爆了起來。
聽聞著四周指指點點的稱讚聲,感受著一道道敬佩、豔羨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一瞬間,即便是方才被軍政府接管的第四標都感覺體內的一腔熱血在沸騰。在那高聲吼著。宣洩著內心的激動和熱情!
“很好,我們要革命、要推翻韃子強加在我們身上的苛捐雜稅,要拿回韃子竊取我漢家數百年的江山,戰鬥無法避免,我們也不願避免。為了革命而戰鬥!我們沒有退路。因為,在我們的身後,便是高高飄揚的鐵血十八星旗!諸位兄弟,為了革命;為了不再有苛捐雜稅;為了人人都有土地;為了百年後中華重新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同樣也是為了我們的責任!出發!”
“戰鬥。。。。戰鬥。。。。戰鬥,聽吧!戰鬥的號角發出警報
穿好軍裝拿起武器
革命戰士們集合起來踏上征途
萬眾一心保衛國家”
是李漢編寫的那首《革命者之歌》
不知道是誰率先起了個頭,這一首備受軍隊所喜愛,甚至比那首《革命軍進行曲》還要受歡迎的略帶悲傷與激昂鬥志的戰鬥歌曲響了起來。李漢一愣,旋即敬了一禮,也隨著唱了起來,“我們自幼所心愛的一切;寧死也不能讓給敵人,革命戰士們集合起來踏上征途,萬眾一心保衛國家。。。”
在那略帶悲傷與激昂鬥志的戰鬥歌曲聲之中,第一標跟第四標出徵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小戰
“南鎖鄂州,北屏中原,扼控南北交通咽喉。”
這一句講的便是號稱‘天下十關’之一的武勝關。
它位於湖北、河南兩省交界處,是大別山與桐柏山之間重要隘口,古來便為軍事要地,交通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如今,隨著盤踞鄂中的革命軍大軍開赴應山縣,這一座剛剛經歷了幾日惡戰、屠殺,沉澱的血腥味道還沒完全褪去的千年雄關又陷入了焦躁不安之中!
其實早在半個月之前的武昌首義爆發之後不久,革命成功的訊息便隨著恐慌北上的商旅傳到了武勝關。10月11日,駐信陽新軍第四十二標第三營的文學社代表劉化歐便上下奔走,發動信陽、應山農民、鐵路工人、會黨群眾及士兵一千餘人,在武勝關起義,以試圖響應武昌首義。
起義軍一路在東篡店由車站工人餘大獻帶領鐵路工人,而廣水幫會首領玉春華也帶領會黨群眾配合,合力拆毀武勝關南北鐵路各二三里,嚴重滯緩了清軍南下的腳步。
萌昌心性膽小、惟恐此路受阻、不得不命大軍一路改由安徽入境,結果多繞行了整整兩天半的路程,為湖北軍政府穩定三鎮局勢,拓寬革命縱深、發動三鎮群眾革命奠定了基礎。
15日,清兵由開封開赴,迅速平定了信陽起義之後,河南清軍混成協開至武勝關。武勝關義軍進行了頑強阻擊,因寡不敵眾連連失利,但沿線鐵路工人和革命士兵仍堅持戰鬥。
劉化歐這時收到鄂中多處縣城被攻陷的訊息,匆忙派遣幾名同志南下,希望能夠獲得支援,可惜卻在入了應山縣城之後一去不復返,沒了訊息。沒辦法之下他只好親自帶了幾人趕往應山縣城求援,結果自己也是一去不復返了!
由於此時鄂中軍政府駐守應山縣的將領是生有異心的陳徵,他自然不願去接管‘武勝關’這個燙手的山芋,因此前來求援的人都被他關進了監獄之中。
結果武勝關起義軍在等不到援軍的情況下又堅持了兩日,終於被鎮壓了下去,而餘大獻在東重店車站道口為阻止清軍兵車南下,扳倒兵車後壯烈犧牲。
而在武勝關東南十幾裡外有一座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