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3 / 4)

小說:超陸權強國 作者:一意孤行

爭論’、一本馬漢的‘海權論’、一本後世軍方學院教授編著的‘新陸權至上’,一套電子書般的‘大國崛起’,一本中譯版的‘鐵血首相………俾斯麥傳’,一本‘社會達爾文主義與民族主義新論’,以及數十本毫無用處的網路小說,他唯一能夠用到的就是一本叫做“論坦克的歷史與裝甲戰”了!

這本書他在從那電腦中發現了之後,在夜深人靜的夜晚曾經翻看過即便,其中不但詳細的介紹了不少的有關裝甲戰的策略、防禦,還用了近二十頁的篇幅詳細的介紹了世界第一臺坦克的問世跟那份現在還未出現的‘陸地巡洋艦’計劃,直看得他腦海中一陣思緒翻湧,竟然想出了一個點子來。

才有瞭如今這一幕!

他將自己曾經看到的有關歷史上有關坦克誕生的一部分做出了陰謀修改之後,將它換成了另一段歷史,然後遞到了維爾納少校,不,準確說是他身後的德意志帝**方面前。

腦海中閃過一絲回憶,1911年,31歲的澳大利亞工程師莫爾設計了一種履帶式裝甲戰車,坦克的雛形出現。然後世界第一種配備發動機和武器的裝甲戰車是由他於1912年設計並完成。同年,信心十足的莫爾帶著自己的發明來到英國。莫爾熱情地向英國陸軍推薦“能夠行走的履帶機器”——它可以很容易地運載重型載荷在崎嶇道路上行駛並能夠越過戰壕。可是,英國陸軍官員對他發明的“怪物”不感興趣。1913年6月,英軍正式通知他,他的發明被拒絕。

於是這位天才的設計遭到了無情的拒絕,直到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被英國陸軍工程師斯溫頓中校無意中看到這份被塵封在資料室內多年的天才設計,不過,它也存在著很多的缺點。斯溫頓中校在將它修改了一番之後,世界上第一臺坦克便誕生了。

李漢知道歷史上一戰的結果,德意志帝國縱使擁有著當時世界最強的軍事工業肌肉,不過在同時面對世界第一領土大國—沙俄、最富裕的共和國………法蘭西、世界最強國………大英帝國,以及擁有最強工業肌肉的新型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德意志的戰敗還未打響便已經決定了!

李漢雖然喜歡德系軍裝,也對歷史上的數百位一二戰期間湧現的德意志將官很是敬佩,卻對這個國家沒有絲毫的同情,不過卻明白一個道理,那便是‘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

中國的未來之路需要至少十年的不受打擾的和平時期,用來整頓軍備、建立工業體系,發展經濟。而歐戰結束之後,那些因戰事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在遠東地區的數個世界強國將會重新將注意力轉向遠東,歷史上中國也是經歷了短暫的工業春天之後,就在歐戰之後重新遭到來自整個西方國家的聯手打壓,方才有所發展的民族工業瞬間毀於一旦。

因此,無論如何,中國都需要西方有一個更強的同盟國集團,軍事力量更強大的德意志,工業基礎更加完善、軍備也更加強大的奧匈帝國。只有讓那一場破壞性極強的一戰持續的時間更長一些、破壞性再強一些,為即將誕生的民國爭取更多的時間!而到目前為止,他的每一步力所能及的計劃,都是慢慢的順著這個計劃來的。

事實上,李漢給他的檔案並不是歷史上的坦克計劃,這一大殺器李漢還想在手上握著一段時間,沒得到足夠的好處之前,他是不準備放出來的。他給出的‘陸地巡洋艦’計劃乃是結合了歷史,提出的一份更加適合鐵路密集的德國使用的殺器。即曾經被英**方高層束之高閣的‘無線軌道車’方案(即‘武裝鐵甲列車’)。

當時英國之所以對這一設計方案表現的十分淡漠,一來是因為大英帝國海軍的強大,導致沒有任何外地能夠將戰火綿延到英國本土;二來則是來自海軍高層的壓力,海軍高層認為陸軍部大量設計裝備‘陸地巡洋艦’會消耗大量的軍費,甚至威脅到海軍無畏級戰艦的裝備,因此反對這一計劃的上架。

當然,李漢不會那麼傻,只是在資料中大致的提出了一些朦朧的有關陸地巡洋艦的方案,他就不相信了,這一份計劃真遞到了一直妄圖打敗稱霸歐洲大陸,然後及中國歐洲之力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的德皇能忍得住!

“閣下是從哪裡得到的這份檔案?”

沉默了良久之後,那維爾納少校終於開了口,跟他詢問道。

終於忍不住了嗎?

心中一陣興奮,不過他還是沒忘記給自己圓謊,“我跟同伴曾經接受過一個刺殺某位大英帝國陸軍工程師的任務,東西是從他的家中弄到的,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我得到的情報不僅只是這份方案的設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