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1 / 4)

小說:超陸權強國 作者:一意孤行

江漢平原之上擁有個豐富的水電資源,無論是漢江還是長江沿岸府縣都有不少便於安裝水電發電機組的地方。。。前段時間李漢派出了不少的測繪學堂的學生兵外出考察地形時就已經吩咐注意一些比較適合發電的地方,在荊州、襄陽、鄖陽府內鬥發現了多處適宜安裝大型水力發電機組的地方,不過考慮到他手上跟德國佬弄來的水電機組實在是不夠,最後他還是隻在應城留下了四組240千瓦的小水輪,四組448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留在荊州,至於襄陽等地,卻還要晚一些才能真正用上電!

第三百令七章 實業

荊州,隨著一應新購裝置已安裝除錯完畢,實現了最初級的機械生產。機器麵粉廠才一掛牌之後,就完全進入了滿負荷運作狀態。一方面軍政府從流民之中招募了不少不需要支付多少薪酬的低廉勞動力,另一方面,依託江漢平原跟兩湖豐富的糧食產出。經過改裝之後,機器麵粉廠可同時生產軍供、軍政府統購所需之土豆麵粉、各種雜糧麵粉;二來也能生產出小麥麵粉,並且麵粉廠的機器還有一定的豆油壓榨功能,只不過需要在經過技師的除錯改裝,成本也會因此升高了許多,暫時沒人回去做那賠本買賣罷了!

麵粉廠的名字暫定為荊州麵粉廠,目前的產能經過洋人技師調整之後估計,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一個日夜可生產麵粉800包(約80噸)上下。不過考慮到兩湖多種植水稻,小麥卻需要自河南、安徽運來,加上即便是將每月統購的軍屬保障糧算入軍政府平均每日所能消耗掉的麵粉之中,一日消耗量也只有60到80包,加上鄂中五府的消耗,也不過剛剛過了250到300包,麵粉廠卻是存在著一定的開工不足。

好在之前在選擇跟德國人談條件的時候,李漢已經認真的考察過當地的市場了。以他們的機器來說吧,採用的乃是赫赫有名的歐洲工業巨頭西門子所生產的機器,雖說產能有些不足,不過比起市面上國內麵粉公司所採用的英制、日產、美國機器跟法國造,卻要先進不少,生產成本評估要比如今的國內麵粉巨頭……中興機械麵粉有限公司、茂興還要低廉兩成左右。。。加上中國古來都有‘民以食為天之說’,歷史上民國實業之始可不就是開始於麵粉跟紡織兩大行業。。。以他的計算,在麵粉廠投入生產之後,每日可獲得收益約80兩至120兩左右,約盈利能過兩千兩,已經算是不錯了!

何況這麵粉廠雖然沒在跟荊州本地鄉紳、地主的協議之中寫入其可入股之公司名單中,但是他的目光卻沒有這麼短淺,區區一個麵粉廠還不在他的眼中。。。北邊京城那邊已經傳來訊息了,他派過去的幾人已經盯上了目標一眾,並且摸準了對方的作息規律,就等選準了合適的機會,就要動手拿他。。。等到那些專業的人才來了之後,他的財政就能輕鬆了不少,到時候。。。莫要說一個麵粉廠了,只要那些地主、鄉紳們願意賣地,全送給他們也不是不行。

出於未雨綢繆的打算,在荊州麵粉廠投入使用的第二天,他便已經做好了準備,將整個工廠的機器成本略微加了一點水分之後摺合成了十四萬兩銀子,摺合約一千四百股,全在他手中。就等著荊州的一群聞到腥味的鄉紳、地主上鉤。。。

不過比起這日後不需要他再多費神的麵粉廠,相比較之,軍政府費了好大的功夫才完成的另外兩大公司才是他今天參觀的重點!

正是火柴跟肥皂!

千萬可別小看了這兩個並不起眼的小東西,在20世紀初的中國卻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遍觀肥皂製造,不要說鄂中一帶沒有類似產業,舉目整個兩湖之內都是第一家。火柴倒是有一家,正是曾經在京山與他有一面之緣的京山實業家………盲公家中產業,不過他那採用的技術乃是荷蘭上個世紀末的生產技術了,比起洋人來的確落後了不少,李漢也曾經買過兩盒他生產的火柴,經常出現火柴頭受潮,點不起來的情況。最終他才下定決心,由軍政府出面建立一家火柴廠。

火柴俗稱自來火,是太平天國以後才流傳入華的稀罕貨,最初產品全部來自歐洲,又以瑞典居多,甲午戰爭之後,日本輸入的火柴又佔據了近乎99%的份額。李漢穿越後第一個感覺生活不習慣的就是用火,要想起火非得耗去老半天的功夫,他帶來的那個打火機已經快要沒氣了,所以,平時若是煙癮犯了,還是要隨身帶上幾盒火柴的!

以國內現在的技術,打火機自然是沒能耐生產出來的。不過,打火機是造不出來的,但火柴便沒有那麼高不可攀。軍政府做過調查,進口火柴幾乎都是黃磷火柴,使用起來雖然效能不錯也容易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