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方才聽到那老者嘆了一口氣,吐出了一句話:“多事之秋,莫非正應了那句妖詩?他覺羅家的統治真該到了滅亡的時候了?”
他口中的妖詩正是那一首如今傳遍全國的童謠“不用掐、不用算,宣統不過三年半。今年豬吃羊、種田不納糧!”
此妖詩不知何人所作,也不知道它是從哪裡最先出現的。只知道是從宣統三年處(1911年)開始傳播,初時因為朝廷將他認定為反詩,因此一旦被發現傳播,就是抄家問責的大罪,這才止住了它的傳播。
但是自從十月湖北鬧起了革命之後,短短的不足一個月,便連天子腳下的紫禁城外都能天天聽到有懵懂小兒哼唱這首童謠。
偏偏此時眼看根基已經不穩的朝廷未免引起民憤,還不敢再行之前的那般鎮壓手段,便是心中恐懼也只好忍著。
這句話便是他如此身份,也斷不敢當著眾人直面說出來,因此這幾句旁人只能看到他在嘴動,卻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麼,還當他不過在那喃喃自語呢!
“大人,您看…。”
“不必拘謹,你們幾個都是跟我多年的老人了。那一套虛假的客套計算了吧!”
“是,提督大人!”
見帳內幾人雖然應下來,不過口中禮數卻是一點不差,那老者嘆了口氣,他才離開多久,以前的這些所謂老部下,還有多少心向與他就不好說了。
嘆了口氣,老人想起了方才接到的一份信陽那邊傳過來的訊息,臉上愈發的陰沉了起來。
這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原甘肅提督………張懷芝!
說起這張懷芝,倒真是清末一奇人。他出身貧苦、幼時也僅僅只接受了幾年的私塾教育,後來因家道沒落輟學後曾討飯、打工,白天在街上游蕩,晚上則在廟裡寄宿,卻憑著打拼,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高位。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袁世凱編練小站新軍,他算是第一批的軍官,雖然只是個最低的伍長,不過之後幾年卻連連高升。先是任山炮隊領官、管帶,後因庚子之亂中護駕有功升任北洋常備軍左鎮步隊第四標標統,接著北洋常備軍左鎮步一協協統、山海關防營統領、陸軍第二鎮統制官。
宣統元年攝政王發力絆倒袁世凱後,為安撫北洋各鎮將領,便先後許了他北洋常備軍第一鎮第一協統領、北洋第五鎮統制官的位子。今年初攝政王眼見袁黨已經基本投誠,其餘都被他掃出了北洋六鎮之後,便下令將他調往直隸任直隸混成協統統領。
直到今年九月眼見四川保路運動勢大,省內漸有不支之勢,方才將他調往甘肅任提督,命他指揮甘肅大軍入川平息戰事。
四川保路運動很快便被鎮壓了下去,只是,清廷沒想到的是,一場更大規模的湖北起義又在這個時候爆發了,短短的半月便波及了幾省,看起來比之保路運動還要勢大的多。
雖說此時陝西禍亂未平,不過面對缺槍少彈還興起了內鬥的陝西局勢,清廷更頭痛的反而是有兵、有人又有槍炮的湖北,眼見這湖北十府如今大半落入了亂黨手中之後,紫禁皇城的一幫覺羅家的宗貴們不得不選擇了妥協。先是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連他也因四川剿匪有功,平級從盡是‘窮山僻壤刁民’的甘肅調到了號稱天下糧倉之一的湖北任提督,卻是接過了如今眼看就不成了的張彪,配合幾鎮北洋新軍,從北路進攻湖北最近風頭正盛的‘鄂中分軍政府’。
可惜…。就在他抵達河南的第二天也就是今天,從南下清軍的排程站信陽,他的老朋友王士珍給他傳來了一個很不好的情報。
就在今天的凌晨時分,山西新軍第八十五標標統閻錫山藉口即將開赴陝西戰場、有軍務不敢做主,希望同為同盟會會眾之一的陸光熙(山西巡撫陸鍾琪的兒子)為他引薦陸巡撫。暗中卻命令手下重兵入城圍困住了巡撫衙門,結果陸光熙找來了其父之後,突然發難控制了整個巡撫衙內,命令陸鍾琪在他實現準備的山西軍政府成立的契書上簽字,並口稱願推舉他為軍政府大都督。在陸鍾琪只是怒罵兩人卻不同意之後心中暗怒,把槍射死了陸鍾琪,陸光熙大怒與他理論也被射殺,然後其以巡撫衙門為督軍府,命令入城的山西新軍第八十五標接管太原城防,並控制了城內幾處要地,最終取得起義成功,將那緊挨著京畿重地的山西府納入了革命的陣營之中。
有訊息稱,其在今日中午時分在省諮議局,威逼與會人員改票選為舉手,閻錫山當選大都督,並令與會全體立憲派諮議員共同簽名,宣佈‘山西軍政府’成立,徹底震驚了龍庭,引得紫禁皇城內的一般覺羅們感覺像是末日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