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天津、武漢等地各處都可以看到各大報紙派出的運著加印號外地板車。受到前線大勝的影響,當拉運著一份份加印報紙的板車才剛駛出了印刷廠,就有報童跟想買報的直接在印刷廠外搶購了起來。隨著一份份報紙的加印、加印再加印,一顆顆激動的心達到了沸騰的頂點。這一整天,整個中國南北識字也好,不識字也罷,僅令只是看著這紅色的祝捷號外上頭,幾個黑黑的大字“西伯利亞大捷”的字樣,就足夠了。大街上到處是興奮的無法自抑的國人,當國人們看到街頭的洋人的時候,原本微彎地脊樑也挺了起來。
如果說,是中日衝突了驚醒了這個國家,讓國人認識到了自己的力量。那麼這一場正在進行的中俄戰爭,就是國運之戰。贏了,中國無需國外承認,國人們就能甩掉身上列強半個多世紀加註在身上的沉重包裹,重新昂頭挺胸的直面洋人。
國內各個學校的年輕人再也待不住了,奔出學校和家中,去搶購各個報社近乎相同,但在他們看來卻極不相同的戰情號外。然後與同樣興奮不已,但卻是素不相識的路邊的行人,歡呼擁抱,享受這難得的歡暢、喜悅,年青人們一邊高喊著口號,一邊激動的擦拭無法自抑的淚水,這是激動的淚水。
那些年長者們,則以東方人特有的含蓄、深沉,或買上一份報紙坐在茶樓酒館來一杯清茶,在茶水的清香中細細地咀嚼字裡行間的甜蜜和喜悅,任由痛快、激動的淚水滿面橫流,嘀嘀噠噠地浸透手中的報紙。或者乾脆買份報紙,仔細對照著報紙上給出的小塊地區座標,找尋中國伏擊俄國哥薩克騎兵師所在的地理位置,以便記下這個讓人激動的地方的位置。
隨後的幾天裡,家裡稍微有些條件的都買了幅亞洲地區在家裡,連帶著倒也帶動了國內地圖出版商的銷售。
不外乎上了年紀的國人如此表現,自打他們從記事起,就沒聽說過前朝滿清的軍隊打敗洋鬼子的事情,一次次的對外戰敗、割地賠款,麻痺著這些年長者的神經。此時即便只是一場遠在數千裡之外的勝利,也足夠他們流下這激動、興奮,而不是過去那種屈辱的淚水。這幾天不知道多少粗通筆墨的文人揮斥方遒,一首首慷慨激昂的詩詞中,他們心中的興奮與激動躍然紙上。
西安新建使館區,英國公使館內。英國公使巴爾特也手持著一份情報看得時而皺眉,不僅是因為手上的情報內容,還因為此時在使館區外面的街道上,中國的那些學生跟年輕人們,正在組織一場支援前線國防軍的盛大遊行活動。
一個哥薩克騎兵師被中**隊擊潰,巴爾特的眼光並不如中國的絕大多數升斗小民一樣,眼光僅僅侷限於這一場小小的戰役勝利。他的眼光看得更遠,也必須更遠。
中國人又往前線增兵了,而且那位大總統跟同盟國之間的接觸越發頻繁,最近更是以防範本國民國衝擊協約國在華機構的名義,要求派兵暫時進駐租界,而且態度十分強硬。中國國內已經斷絕了向協約國輸出一切物資,那位大總統剛下前線轉達了全力反攻的命令,中國的軍隊又在阿爾泰地區開闢的一處戰場,目前中國的軍隊已經打到了比斯克,眼看著就要直指沙皇俄國的西伯利亞腹地了。
現在隨著赤塔、上烏金斯克、下烏金斯克的陷落,以及中國出兵中亞的種種舉動。這個經過革命之後浴火重生的國家正在經歷著驚人的變化,這不僅表現在工業化上的這個國家的堅持,還有在軍事上的強硬跟在國際事務上的成熟。現在,他們已經逐漸扭轉了中俄衝突的不利局面,將戰事推到了俄國控制區跟俄國國內。中俄戰爭已經完全偏離了巴爾特的意料,就像他完全沒有猜到這場戰爭會爆發一樣。
這一場因俄國人意圖分裂。中國的外蒙古而引發的中俄戰爭到現在已經持續了快兩個月了。截止到目前為止,中國共投入了27個師約51萬兵力,如果算上運輸跟後勤人員,可能數字已經突破了七十萬。而中國人也成功的牽制了俄國約三十個師42萬的兵力。因為中亞跟遠東西伯利亞地區的‘淪陷’,彼得格勒已經陷入了混亂之中,俄國高層在出離憤怒的同時也陷入恐慌之中。
侵略不成反被打到了國內,現在,這個國家國內已經開始以‘黃。禍’跟‘日本第二’來形容中國了。沙皇在最近一次跟英法兩國的會晤中隱約透露了一個意思,他們很可能將繼續從歐洲戰場抽調走更多的兵力,用於守衛國土不失,而且這一次很可能是一個方面軍。
巴爾特為了這件事情已經頭痛的幾天睡不好覺了,國內現在給了他很大的壓力。而他本人也清楚俄國人的一個方面軍代表著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