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部分(1 / 4)

小說:超陸權強國 作者:一意孤行

顧維鈞向西安拍發了電文後,要求俄國無條件廢除前清時期所有俄國威逼清朝潛艇的不平等條約,遭到俄國斷然拒絕。中方代表團以此為理由,以俄國毫無談判誠意,重申前線軍事行動將維持到10月31晚11點59分59秒,拒絕在11月1日到來前停止前線軍事行動。

此時唐努烏梁海,克孜勒被攻陷以及庫洛帕特金自殺的訊息已經在普拉托夫離開之前,被傳到了俄國國內。大驚失措的沙皇下達了兩條命令,第一,晉升普拉托夫為俄軍上將,第二,下令庫朋斯齊向中國再次鬆口,必須保證遠東集團軍不被中國殲滅。

為什麼要晉升普拉托夫為俄國上將,那是因為自俄法戰爭以後的百年裡,俄國對外戰爭中投降的最高將領便是中將。比如當年指揮旅順戰役的俄軍將領斯特塞爾,他便是中將軍銜。俄國東線雖然陣亡了兩位上將,但都是在戰敗於德國人手中後,以自殺了絕自己的生命,目前尚且沒有一位俄軍上將向敵對國投降。沙皇尼古拉二世是用這一條俄軍的潛規則明白的告訴普拉托夫,如果遠東集團軍不可保,寧可戰死不得向中國人投降。

可惜,他太高看了普拉托夫的決心了。當接到國內晉級他為上將的命令後,普拉托夫便讀懂了國內的意思,不會有援軍不遠萬里的從歐洲東線戰場上抽調來支援他了。當他讀懂了國內的意思後,普拉托夫已經滿心絕望,本來還能抵擋一段時間,卻在得不到國內的支援後,放棄了堅守防線已經被衝的七零八亂的克孜勒,往俄國邊境逃去。

但人的腿再快,還要搬運物資跟重武器,如何能夠快過四條腿的戰馬,等待普拉托夫的命運要麼戰死、要麼投降。

英國外交大臣的到來終究還是給俄國人不少的支援,貝爾福在向國內做了些彙報跟協商後,向中國丟擲了移交中國海關控制權跟威海衛租借地,以換取中國在俄國問題上的讓步。

英國人從來不做虧錢的買賣,之所以會有這種提議,完全是拿其在華的一些權益換取更大的利益。

中俄衝突中,很明顯英國要偏袒同屬協約國陣營的俄國,因為東線的壓力幾乎全落在俄國身上了。一旦中俄戰爭持續下去,俄國勢必要從東線抽調兵力運往中亞跟遠東地區。而一旦俄國減少了東線的軍隊,同盟國勢必將獲得喘息的機會,並增強西線攻勢。所以,付出部分利益換取英法軍隊在西線的壓力減輕,是英國人的算計之一。為此,俄國也付出了不少的利益,比如在中東跟中亞區,俄國承認了英國的勢力範圍,這其中就有不少的一塊,都是英國最近才從俄國手中搶來的。

當然,另一方面,放棄在遠東中國的一些特權也是迫不得已。隨著民國的建立,英國對中國關稅的控制力度逐年降低。英國對中國的關稅控制主要表現於進口,出口方面中國的許可權還是非常大的。但出口方面為了最大程度的打擊到英國,在歐戰後,政府制定了覆蓋數千種出口產品的出口免稅跟退稅都法案,嚴重打擊了英國人控制下的總稅務司。歐戰後中國自產工業品及紡織品逐漸佔據了國內市場,對國外製造的工業品依賴性越來越小,反而對於國外製造的機器等更加依賴性。

但這些東西並不是總稅務司能夠插手了,因為美國目前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機器採購國,大量的黑金購買的機器以走私的形勢運抵近海,然後被海軍護送的小艇大量送上岸來。幾年來大量政府採購的機器繞開總稅務司被進口,種種措施之下,英國人仍佔主體的總稅務司在中國兩敗俱傷式的戰術下損失慘重,已經無力控制中國關稅。

威海衛比總稅務司還危險,自收復了青島之後,中國便在威海衛附近駐紮重兵。中俄衝突之後,更是累增數十門火炮炮口對準威海衛,每天都有陸航的飛機在威海衛上空盤旋勘測,高空偵查軍港內的英軍佈防跟守備情況。作為北洋海軍時期中國北方最重要的軍港之一,英國駐華公使巴爾特已經不止一次向國內致電,要求英國將威海衛交還中國,以換取現政府對英國的敵視減緩。可惜,一直都被國內的目光短淺者所忽視。

如今,為了換取中俄衝突儘快結束。英國人總算點了頭,願意將這一座一旦中英爆發衝突,將第一時間遭遇中國進攻的軍港交還中國。威海衛本就是英國為了監視駐紮旅順的俄國跟膠州灣的德國從前清那裡強行索要的。現在,俄國旅順已經被日本控制多年。膠州灣也在幾年前被德國交還中國,從戰略上來講,威海衛的確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不過,中國想要從英國人手裡拿回關稅跟威海衛,也並非那麼容易。貝爾福一開口,便要中國撤回國內,除了外蒙之外,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