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部分(3 / 4)

小說:超陸權強國 作者:一意孤行

洋水師全軍覆沒之後,日本海軍完全掌握了渤海制海權,往援遼東的清軍不得不從登州冒險渡海弛援旅順,之所以選擇登州作為渡海地點,不僅是因為登州距離渤海海峽北端的旅順直線距離最短,而且也是因為在登州至旅順的海面之上有一連串的島嶼,一旦渡海部隊遭遇敵艦襲擊,可以就近登陸上島。

分佈於登州至旅順之間的這一連串的島嶼被統稱為“沙門群島”,這些島嶼幾乎佔據了整個渤海海峽總寬度的三分之二,無論是對於旅順、登州的防務而言,還是對於整個渤海沿海地區的安全而言,沙門群島的戰略地位都非常重要。明代末年,在對抗後金的前期戰爭中。沙門群島曾在遼東明軍的後勤供應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當年清廷組建北洋攻師,也曾有人建議將北洋水師基地放在登州,但是經過仔細考慮之後,清廷還是決定選擇威海衛和旅順作為北洋水師駐地,原因也很簡單,登州的地理位置雖然不錯,但是缺少合適的軍港,由於突出於整個山東半島的北端,而且缺少旅順、威海衛那樣的有利地形,登州極易遭到來自海上的攻擊,這裡並不適合作為海軍基地使用,另一個次要原因則是技術上的,蒸汽機軍艦確實用不著依靠島嶼補給和導航,在現代化的軍事技術面前,古老的戰爭經驗確實已經過時了。

第七百一十章 不宣而戰2

雖然滿清在北洋水師駐地的選擇上可謂苦心孤詣,但是最終的事實表明。對於海軍而言,僅有地形優勢是遠遠不夠的,海軍作為技術軍中,絕不是滿清這種農業國所能夠可以支撐的。

除非完成初步工業化,擁有一個相對完善的造船工業,否則,一支連船艦修補都不能完成的海軍是絕不能承擔起保衛這個國家的重任。

隨著科技的發展,原本十幾年就能建成的一支強國海軍,如今沒有二十年以上的時間,已經幾乎不可能了。民國不消多說,身旁就有日本這一惡鄰,還有歐美諸多列強國家不能允許民國再建成一支強大海軍。因此,必然會百般阻撓。

正是考慮到這些,李漢將建設海軍的精力全部投在了陸軍身上,短短几年之間,建設出了一支國防強軍。

1914年,山東爆發惡戰之後。日本覬覦山東半島的野心被暴露無遺,戰後,加強山東守備力量,同時也是為了扼守渤海灣,保護國家政治中心,山東防禦體系開始建設起來。

現在的登州,作為華北軍區山東三大建設中心之一,不僅駐紮有國防軍第七十九師,而且也設有一座大型陸航基地,這座陸航基地共擁有六座機場,周圍尚有四處可在戰時隨時改建為野戰機場的建設。而負責負責這座大型陸航基地的,是一個叫孫建宇的年輕人。

孫建宇,安徽宿縣人士,父輩乃是當地有名的秀才,空有一腔為過盡忠之志,奈何天生跛足且不善官場應酬,只能將全部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

當年日俄戰爭之後面對國恥家恨,他憤而變賣田產,將兒子孫建宇送往當時的最強國英國留學軍事,欲師夷長技以制夷。說來也是造化弄人,孫建宇在英國本來學習的海軍專業,卻沒想到在回國之後再海軍內一直沒能獲得發展。

辛亥革命爆發後沒多久,他便隨船起義,一番輾轉最終去了湖北,到了李漢麾下。後來李漢希望招募一批優秀軍官充實空軍力量,於是對外張貼了公告他在招募精通軍務的中高階軍官時便報了名,不想一通造化,本該在海軍之中有所發展,甚至未來成為民國海軍一員將領的他,反而在陸航獲得了發展的機會,先是被派往四川一所航空俱樂部訓練,隨後成為了一名王牌飛行員,在剿滅四川馬賊、山匪,鎮壓陝西回民作亂等戰役中表現優異,於是官職節節高升。到了16年,登州陸航基地建設好的時候,他已經是身經百戰的陸航高階軍官之一,經過了長達大半年的培訓之後,被調往登州認了這座陸航基地的司令官。

別人或許並不清楚,但是孫建宇卻比別人知道的多的多。他很清楚這座建設在登州的陸航軍事基地的重要性跟真實任務,並非只是為了威懾日本軍隊,守衛山東半島。事實上,在建設這座陸航基地之前,大總統李漢就已經明白的告訴了所有人,它存在的意義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必要時配合封鎖渤海灣,防止日本艦隊進入渤海灣內。

同時,他們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在未來可能爆發的某一場戰爭中,配合對一水之隔的遼東半島的日本駐軍進行轟炸。

“兩年的等待,這一天終於要到來了!”

孫建宇口中喃喃自語,激動的已是手腳開始顫抖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