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日本選中了一個出兵的好時機,日本出兵指示蘇俄的情況是:在日本出兵前後只有42萬正規部隊,而且都在歐洲方向作戰。在遠東只有非正規軍2萬左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出兵時,蘇俄在遠東最溫暖跟肥沃的土地,都在前兩年的中俄戰爭中被中國收回或佔領,加上中亞跟中西比利亞地區,李漢前幾年擺下的阿穆爾軍區、阿拉木圖軍區直指蘇俄軟腹。同時,又有伊上軍區、蒙古軍區阻擋了蘇俄軍隊東進。所以蘇俄在日軍侵入開始乃至中期,是無力、也不能對遠東進行支援的。
因為中國只同意向日本部門開放部分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運輸,只同意為日本運送物資,拒絕日本運兵的要求,而且,日本所運輸的物資不但全程要受到中方的檢閱,還要繳納一筆不菲的過路費。這令日本方面十分惱怒,但是有鑑於東北軍區近四十萬虎賁在側,加上如果不靠西伯利亞大鐵路運送物資,僅依靠陸路運輸至少需要多出二十多天的運輸週期。最終日本國內做出了妥協,默許了向中國支付部分過路費,以保證本國物資能夠源源不斷的運送往東西伯利亞地區。
出兵之初,日本人的進展迅速,當時整個蘇俄在東西伯利亞的守備部隊總計七千多人,但指揮不統一,配合不力,加之裝備太差,絲毫無法抵擋日本的進攻。九月一月日本輕易地佔領東西伯利亞大片沃土,繳獲不少槍支彈藥和作戰物資。其中有戰馬700餘匹,火炮30餘門,步槍、手槍900餘支,機槍20餘挺,各種炮彈子彈1萬餘發,作戰艦隻10餘艘,軍用地圖幾萬張。日軍就是用這些槍支彈藥補充了部隊,用繳獲的戰馬快速偷襲東西伯利亞幾座人口超過五千的蘇俄城鎮,並於十月初佔領勒拿河流域。
另一路日軍第七師9月8日佔領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繼之,日軍從東、西、南三個方面進攻堪察加半島。9月29日日軍佔領了科爾夫和吉日加德內。10月12日日軍幾路在阿納德爾河上游的馬爾科沃附近會合。至此,勒拿河以東的全部蘇俄領土全部被日本所佔領。
第六百九十五章 矛盾激化3
出兵不到兩個月,日軍便佔領了勒拿河以東的全部蘇俄領土,所佔領之領土面積超過日本本土十倍有餘,儘管都是苦寒之地,但總面積還在日本的南洋新殖民地……東印度群島之上,達到了預期的作戰目的。受限於後勤的壓力跟美國以及國內的反對之聲越來越大後便轉入守備階段。
日軍由第十二師駐守鄂霍次克,負責建設這座海港的同時接收海軍運來的物資;第三師駐守勒拿河下游分支河流阿爾丹河沿岸小鎮恰格達跟阿爾丹,名義上是為了透過這裡密集的河道接收自西伯利亞鐵路運送北上的物資,實際上他們距離中國單方面劃定的新中俄邊界只有220公里,隨時可以南下威脅中國邊界安全;第七師駐守楚克奇半島跟堪察加半島,警惕蘇俄海軍跟美國的威脅,並肩負著隨時封鎖白令海峽的重任。
因為天氣越來越冷,於西伯利亞地區的軍事行動越來越困難。加上自民國國內傳來不好訊息,那位年輕大總統在拖延向日本移交庚子賠款大半年後,終於露出了其意圖,向國會剛剛透過了一道法案,就是為了永久終止向其他各國支付庚子賠款。這時,日軍認為出兵西伯利亞的戰事基本結束,所以向日本內地跟朝鮮等地區運回大部分山炮、重炮,但是預備役和後備役的召集依舊未停止,日本軍隊仍維持戰事編制。
寺內正毅的計劃破產了,儘管出兵佔領數百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沃野表面上看來壯大了日本的實力。然而,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日本便因此揹負了超過七千萬日元的直接軍費支出。
因為日本在東西伯利亞扶植謝苗諾夫組織傀儡政權,企圖完全控制此地區的戰略,與英法美等扶持沙皇重新領導俄國的計劃產生了摩擦,英法兩國趁機停止了對日本出兵的一些物資跟軍火援助。
謝苗諾夫是俄國原外貝加爾省人,1911年,謝苗諾夫畢業於奧倫堡軍事學校。他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一名軍官。因為對中國對外貝加爾地區佔領的不滿,1917年7月,謝苗諾夫被臨時政府任命為臨時政府在貝加爾湖地區的代表,負責招募哥薩克,以籌備反攻佔領了外貝加爾地區的中國。只可惜沒多久之後,布林什維克黨人組織的九月革命爆發了,俄國臨時政府被推翻了。
九月革命以後,謝苗諾夫發動反對蘇俄的叛亂,戰敗後化妝成難民逃往中國。因其上了調查局的黑名單,在其潛伏到蒙古時遭到軍警的追捕,靠著當地仍在抵抗中國對‘俄羅斯帝國領土’佔領的斯拉夫民族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