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齡上來說,此時的盛太祖已經到了晚年,也就是所謂的“英雄遲暮”。而每個英雄人物到了晚年,都是人生中最為艱難的階段。
有太多未完成的事情要去做,又有太多的宵小會趁機生亂。
而從身份上來說,治天下的難度比打天下,要大得多了。
楚歌扮演的皇帝身份,絕對不是耽於享樂、坐享其成,而是最為兇險的最後一棒。
“目前看來,不同階段之間,似乎並不存在必然的線性聯絡。
“也就是說,不管前面的三個人是否通關,我都可以正常進行第四階段的遊戲內容。
“但不排除前面三個人成績優異的話會對第四階段開場情況有所提升的這種可能性。
“還是先專注於自己的這部分內容吧。
“批閱奏摺。
“如果真按歷史上的情況來看,這絕對不是個輕鬆的活。
“不知道我頂不頂得住……”
作為歷史系的學生,楚歌在這段時間當然也沒閒著,一直在準備與盛太祖有關的歷史資料。
關於奏摺這件事情,歷史上有明確記載。
盛太祖曾經在八天之中,批閱奏章一千一百多件,其中涉及到了三千四百多件事情。如果以每份奏章一千字來算的話,他平均每天也要批閱二十多萬字,處理四百多件事。
當然,這些奏摺並不需要全都非常詳細地回覆,有些交給六部去辦理就可以,個別事關重大的才需要詳細批覆。
而且批覆時也沒必要搞太多的繁文縟節,盛太祖就很喜歡用白話批奏摺或者下聖旨。
比如大盛朝初年東夷賊寇也曾偶有進犯,盛太祖就給東南的軍民下了一道非常簡潔的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殺了再說。欽此!”
更何況《暗沙》這遊戲本身是有輔助機制的,就像玩家跟古人對話不需要真的模彷古人說話一樣,批奏摺自然也不需要完全按照古人的方式去批。
只要做得大差不差,遊戲機制本身就會自動糾正。
所以對楚歌來說,批奏摺這個事情,其實倒也沒有多難。
關鍵在於,從如此海量的資訊中甄別、篩選出一些關鍵的資訊。
從堆積如山的奏摺上拿下來一本,開始批閱。
翻了一下之後楚歌發現,奏摺上的內容還算挺清晰的,事情講得比較清楚。而且,奏摺上較為艱澀難懂的部分會自動轉化為現代人的白話文或說明文的樣式浮現在他的腦海中,這無疑進一步降低了難度。
這也合理,畢竟像楚歌這樣的玩家不多。
那些沒研究過史料、甚至不認識太多繁體字的玩家要是挑戰這一關,豈不是完全沒有通關的可能性了?肯定得加點輔助措施。
只是到第三本的時候,就開始讓人有些煩躁了。
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甚至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翻來覆去地說。
這讓楚歌想到之前大盛朝的一件趣事。
曾經有一位刑部的高官上了一份奏摺,盛太祖讀了六千多個字還沒聽出個所以然、全是空話;讀了一萬六千多個字才涉及到正題,一共就說了五件事。
而且這五件事基本上用五百字就能說得清楚。
於是盛太祖大怒,直接把這名官員叫來當場打了一頓板子,並且告戒其他所有的官員以後奏章只能陳述事實,不能搞這些繁文縟節。
於是整個官場的風氣為之一清。
曾經楚歌看這個故事是當笑話看的,但現在輪到他自己的時候,可是笑不出來了。
他看的奏摺,已經是整肅之後的狀態。實在難以想象盛太祖之前看到的那些奏摺,得是有多囉嗦、多令人煩躁。
很快,天色暗了下來,只能挑燈夜讀。
隨身伺候的小太監顯然也已經非常習慣這種狀態,在旁邊安靜候著。
楚歌熬得頭暈眼花,眼前直冒金星,總算是把這些奏摺全都給批完了。
結果剛準備站起來活動活動,眼前的一切快速變幻。
又多了一摞新的奏摺。
看起來,是新的一天到了。
楚歌整個人僵住了,沉默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