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在百姓面前大聲唸誦這些官員的罪狀,一件一件、條理清晰。
對於秦會之,樊存也特別關照了,必須得給我找個理由殺了!
這樣不講道理的行為,自然也引發了百官的極大抗議。
皇帝豈能這麼做!
還要不要與士大夫共天下的祖訓了?
朝中的官員,唇亡齒寒、人人自危,自然是洶洶然、抗議的聲浪一波接著一波。
而樊存的回答也相當直接。
有罪的,下獄!
沒罪的,無視!
如果無視之後還逼逼賴賴的,那就直接免官,你愛去哪玩去哪玩吧。
反正現在不管缺了誰,朝政都能運轉,那又何必再看百官的臉色?
剛開始,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在抗議。
過了沒多久,隨著大批官員的下獄,一些官員意識到了情況不對,非常聰明地閉了嘴。
又過了一段時間,意識到“時代變了”的官員越來越多。
他們發現,雖然各個部門出現了一些職位的空缺,但這些空缺很快就被皇帝用一些太學生給堵上了。而且,即便一些職位有空缺,這些部門還是在正常的運轉中,絲毫沒有癱瘓。
更何況,京師百姓對這種情況不僅沒有跟他們站在一起,反而是拍手稱快……
每次有官員被問斬,都是裡三層外三層,人山人海。
監斬官每念出一條罪狀,都會有百姓大喊:“該殺!”
等到這些官員人頭落地的時候,還會有不少百姓高呼,官家聖明。
這怎麼看,當今的官家都不像是民心盡失的樣子……
顯然,士大夫們所謂的民意,很多時候只是用來忽悠皇帝的藉口而已。他們只是在藉助各種各樣的民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而已。
而一旦皇帝也掌握了這種手段,並且玩得比他們還溜的時候,官員們所謂的民意,就瞬間不好使了。
於是,就算他們想用這一點來勸諫,也根本說不出口了。
此消彼長之下,整個朝堂以極快的速度從上至下來了一輪大換血。
而包括革除恩蔭在內的一系列舉措,也都快速地推行了下去。
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大部分的事情全都走上了正軌。
一番折騰之後,樊存總算是鬆了口氣。
之前盛太祖的那個副本,他沒有扮演皇帝身份的盛太祖,所以錯過了批閱奏章這部分的扮演。
而現在,他算是體會到盛太祖的勞模狀態是多麼可怕了。
總之,朝中的事情經過這短短的不到半月的時間,基本上整頓得差不多了。
接下來,該去處理城外的金人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