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英還沒太適應這具全新的身體之前,遠方已經傳來了隆隆的馬蹄聲。
叛軍的騎兵部隊,到了!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沖天而起的煙塵,而後,大地震顫著,彷彿山崩一般的戰馬奔騰聲由遠而近,讓人心旌神搖。
在和平年代生活的羅英,很難想象這樣的場景。
實際上,在沒有親眼看到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會對戰場上的數字有著極大的誤解。
在實際的戰爭模擬和現實演練中,生活在承平年代對數字沒有太多概念的人,往往會震驚於一些數字與自己直覺的不符。
比如,區區的三百騎兵,就已經足以佔據一個人的全部視野,營造出一種鋪天蓋地的感覺。
這三百騎兵在正常行軍的情況下,不結成密集陣型,只是按照常規的組織方式進行衝鋒,也足以跑出震天動地的氣勢。
而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三百騎兵或者三千騎兵,又或者三萬騎兵,在視野中看來是沒區別的。
因為幾百騎兵已經達到了視野範圍的上限,再多,也根本看不到了。
而古代十幾萬人的大決戰,更是會綿亙在數十公里的巨大戰場上,可能會佔據現實中一座城池周邊的全部範圍。
即便是登高望遠,也無法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所以,真正的古代名將與普通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可以透過傳令兵的軍報在腦海中復現整個戰場的形勢,還能夠準確地發出命令讓己方大部隊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
甚至於那些頂尖的騎兵將領,可以帶著數萬騎兵,以侵略如火的態勢席捲整個戰場,準確地找到敵軍破綻和突破口,而後瞬間洞穿……
這種場面,往往會超出和平年代人的想象力。
當然,也會超出古代不知兵的文人的想象力。
所以也就難怪古代史書中會有許多完全不符合軍事常識的可笑記載了。
總之,此時面對著這支騎兵部隊的衝擊,羅英的內心中無比震撼。
這是一支叛軍的精銳騎兵部隊,鋪天蓋地、漫山遍野。
他們雖然不像後來的鐵浮屠那樣人馬都穿著重甲,但也仍舊裝備精良,騎兵身上的甲冑也都是高階的制式甲冑。
戰馬的胸部位置,也披著簡潔的甲冑作為防護。
“將軍!賊兵已近,可以放箭了!”旁邊有副將提示道。
羅英瞬間反應過來,點頭說道:“放箭!”
他所統帥的這支隊伍是一支純粹的步兵方陣,己方雖然有騎兵,但都佈置在兩翼,而且也不歸他統屬。
隨著羅英的下令,前方的弓箭手一起放箭!
“嗖!”
“嗖!嗖!”
密集的箭矢沖天而起,以拋物線的軌跡進行了一輪齊射。
有一些騎兵的戰馬中箭發出哀鳴,但只倒下了一小部分,更多的騎兵還是以雷霆萬鈞之勢繼續奔來。
第二輪箭雨再度落下!
這次由於敵人的距離更近,所以殺傷效果更好了一些。
古代的箭矢雖然金貴,但在對上騎兵部隊的時候,該大方還是要大方一點的。在騎兵衝到附近之前,弓箭手們還是要儘可能地多齊射幾輪。
齊射是為了保證箭矢的命中率,而多射箭則是儘可能地對騎兵造成殺傷。
否則等騎兵衝到近前了,還有箭矢沒射出去,接下來必然是一場潰敗,再怎麼金貴的箭矢也就全都便宜敵人了。
齊射之後,敵方騎兵的攻勢明顯受到阻滯。
如果是鐵浮屠那種重灌具甲騎兵,這樣程度的箭雨很難造成太大的殺傷。
齊軍為了更好地應對重灌騎兵,才研究出了神臂弓這種大殺器。
但此時叛軍的騎兵披甲率不高,戰馬的防護有限,所以箭雨仍舊對他們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如果是普通的騎兵,此時或許會選擇知難而退。
但這畢竟是叛軍的精銳騎兵,還是繼續前衝。
前方的弓箭手齊刷刷地將弓箭背在身後,而後取下長槍結成方陣,而後方的弓箭手則是繼續射擊。
梁朝是一個武德充沛的王朝,弓箭手並不是一種獨立的兵種。
梁朝的兵書中記載,梁朝一軍的編制是12500人,裝備“弓一萬二千五百張,弦三萬七千五百條,箭三十七萬五千支”。
也就是說,梁朝的軍隊人人帶弓,而每人平均控弦三條,箭三十支。
其中,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