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現在準備去孔融那兒,那麼太史慈早晚是要來到自己身邊,沒關係,跑不掉!
據史書上記載,在青州還有兩個人可稱之為大才,一是國淵國子尼;二是孫乾孫公佑。
國淵是曹操屯田制的實行人,更是經學大師鄭玄的弟子,受曹操的徵召幫助曹操管理後方人口總數的統計與糧草的供應。
雖然在歷史上名氣不顯,但是在後勤建設這一方面,國淵的功勞可直追漢朝開過丞相蕭何。
好像這國淵就是青州樂安郡人,但是此時的國淵應該還是個默默無名的人,想找到並不容易。
而且自己現在一沒有名氣,二沒有沒有地盤,就算是僥倖找到了國淵,別人也不一定會跟著自己。
另一個就是北海郡人孫乾孫公佑了,能言善辯,口若懸河,是東漢末年出色的縱橫家之一。
孫乾是最早一批跟著劉備的人,也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在自己的印象中劉備只用了一紙詔書便把他徵召了過來,所以想要說服此人加入自己的陣營應該是不難。
擁有一個出色的外交家,除了外交,對於製造輿論,散播訊息這一方面,也是尤為重要的。
所以這孫公佑,自己也得去會一會!
但是現在自己最缺的是什麼?人才?士兵?名聲?
不!現在自己最缺的是地盤!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只有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這些人才能依附自己,自己才能順理成章的招兵買馬!
地盤!想起地盤,孔武閉著眼想象著腦海中的東漢十三州地圖。
青州六郡,以自己的資歷,孔融是不可能給予自己郡守之職的,就算自己把寶物獻給他,充其量也只能給自己一個縣令之職!
孔武在腦海中迅速的分析了自己的優勢與劣勢。
有了孔通的舉薦信,自己孔氏後人的名聲是坐定了的,孔融也會更加的相信自己,這是第一。
第二,自己手裡的寶物手電,如果能夠獻給孔融的話,相信他對自己的態度也會更加好上一籌。
自己只要運用自己的歷史知識,給孔融分析一下三年後會發生的黃巾之亂,再告訴孔融自己想要建立功勳,為孔氏一族立功。
那麼,自己的這個縣令之職便是跑不掉了!
這樣自己就有了一個安身之地,到時候把國淵,孫乾和賈詡都請過來,也許自己便能借此一飛沖天!
孔武越想越興奮,絲毫沒有注意到天色將晚。
等孔武從興奮的心情中醒過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該死,這一路沿途貌似並沒有驛站之類的歇腳處,難道剛出來就得露宿荒野嗎?”
孔武喃喃的說道。
但是馬兒並沒有停止前行,走著走著,孔武突然發現眼中竟然多了一絲亮光。
“是火光!這火光是從哪兒出來的?”
帶著納悶,孔武循著亮光的來源走去。
穿過一片樹林,孔武眼前竟出現了一座破廟,因為年久失修,破廟外面結起了一層一層的蜘蛛網,整個破廟看起來破落而荒涼。
而火光正是從破廟中散出來的。
看著已經暗下來的天色,孔武只能硬著頭皮進入了破廟。
把黃鬃馬拴好之後,孔武把軍用匕首別在自己的腰間,便走進了破廟中。
剛走到門口,孔武便看到破廟中的火堆,而破廟被收拾得整整齊齊,看起來並沒有外面的那麼破舊。
而火堆旁邊竟坐著一個人,一個少年。
少年約莫十七八歲,眉清目秀,身材健碩,身後的長弓和被白布包著的武器都顯示著這個少年是一個習武之人。
孔武盯著少年,少年也盯著孔武。
尷尬的氣氛沒有維持多久。
孔武衝少年一拱手說道。
“在下孔武,字子陵,今日路過此地,本想尋找驛站,但是一時不查導致天色將晚。剛好看到此處有火光亮起,料想有人在此,便從官道上趕了過來,希望能在此地借宿一宿,還請行個方面!”
“哦?原來是借宿的人,我還以為是遇到了山賊了。請進吧,我也只是暫居此處,明日一早便要啟程,這破廟這麼大,你隨意安歇便是。”
“多謝壯士,還請問壯士尊姓大名?”
“別壯士壯士的,叫我阿義就行!我看你也是個有學問的人,怎麼沒人陪伴,要知道,這一路上的山賊搶匪可是不少啊。”
少年貌似很熱心腸,大大咧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