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性的小山羊鬍子,雙目炯炯有神,大步的從內堂中走了出來。
“哈哈,家裡有客人,故不知仁兄光臨,有失遠迎,還請仁兄多多包涵啊!”
“不打緊不打緊,今天帶來兩位朋友,想和你見見面,我看他們不是文舉的人,所以我就把他們兩位帶了過來。”
孔武見到面前的青衣文士,便往前走了一步,拱手說道。
“敢問先生可是孫乾孫公佑?”
“正是在下,公子是”
“在下東萊縣孔武,字子陵,我身後這位乃是我義弟太史慈太史子義,久聞先生才學出眾,口若懸河,今日特地冒昧前來拜訪,還請先生恕罪。”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孔武一上來便先開始誇起了孫乾,孫乾聽完,臉上的笑容愈發的濃厚起來。
“不敢不敢,乾乃愚鈍之人,如何當得才學出眾四字,公子客氣了。”
“方才聽聞先生有客,故子陵斗膽敢請內堂一坐,與先生還有先生之客一同坐談,先生意下如何?”
“哈哈,是乾怠慢了,公子若不嫌寒舍簡陋,請入內一敘。”
 ;。。。 ; ;
第十七章:聞大賢龍腹龍尾
聽聞孫乾有客人,孔武便臨時改變了想法,既然孫乾不願意幫助孔融,那便是有自己的想法,或許也已經找好下家,這才不願意見孔融的人。
想到此處,孔武這才準備和孫乾的客人先見上一面,看看他的客人是誰,再從孫乾的客人身上找到突破口。
帶著自己的小心思,孔武便跟隨著孫乾到了內堂,剛走進內堂,卻讓孔武吃驚不小。
內堂**有兩人,一左一右分別跪坐在內堂的草蓆上,孫乾進門便拉著孔武便往草蓆走去。
左手的一人,雖然是跪坐著,但是仍然能看出身高八尺,臉上的鬍鬚與眉毛都似柳葉一般,端得是一偏偏美男子,雖然年近中年,但是這更是賦予了此人一股睿智的長者的風範。
右手邊的一人,臉廓方正,濃眉大眼,臉上時不時的透露出一股的正氣,更是氣勢非凡。
看到孫乾跪坐下來之後,孔武也學著三人的坐姿跪坐了下來。
只是這跪坐的姿勢實在是彆扭,讓孔武好一陣不舒服。
這時聽見孫乾開口說道。
“子陵兄,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兩位都是我的舊時好友。”
“左邊這位乃是北海朱虛縣人管寧管幼安,右邊這位乃是幼安的同鄉邴原邴根矩,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之前子陵所說的才學出眾形容二位仁兄,才是實至名歸啊,二位仁兄今日剛好路過此地,這才特此前來與我一敘。”
孔武聽著孫乾的介紹,面上笑容不改,心裡卻掀起了軒然大波。
管寧!邴原!三國當中著名的一龍中的龍腹和龍尾!
這要是論才智,二人恐怕比不上賈詡,郭嘉等人,但是要論到道德高尚,儒士正氣,怕面前的二人稱第二,這東漢末年沒人敢稱第一了。
尤其是管寧,割席斷交的事在後世那可是口口相傳用來教育年輕一輩的事,就連孔武也從自己的孔叔叔口中聽到過。
孔武依稀記得,這管寧和邴原先是因為黃巾起義從北海逃難到了遼東,後又都歸在了曹操麾下,對於民眾教化和傳播學問,二人可以說是能夠這方面的專家了。
雖然說二人不是郭嘉賈詡那樣謀主級別的人物,但是對於現在的孔武來說,眼下最需要的便是這樣德高望重的前輩來幫助自己,有了名望,或許許多的寒門仕子便會紛至沓來。
於是孔武的小心思便在心裡活動開了,不停的思考著要怎樣把面前的三個人都拉攏到自己的麾下。
聽完孫乾的介紹,孔武這才拱手和管寧和邴原見禮到。
“原來是幼安兄和根矩兄,久仰二位大賢大名,未曾想今日能在此處遇到,實乃武之幸事。”
二人聽完孔武客氣的話語,都分別和孔武拱手見禮。
“在下孔武,字子陵,乃是東萊縣人,我身後的這位乃是我的義弟太史子義,之前我二人在別處聽聞公佑之大才,這才冒昧前來拜訪,不想在此遇到二位大賢,實在是榮幸之至啊!”
說完孔武便拱手再拜到。
但是此時管寧卻開口說話了。
“容寧一猜,公子此次來,是為了公佑之才,想把公佑拉攏到自己的麾下,在下猜的可對?”
管寧話音剛落,孔武臉上的笑容便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