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再議罷,七弟既有上策,想必中下兩策也該是有的,就請一併說將出來好了。”果然不出李顯所料,李弘聞言之下,眉頭立馬緊鎖了起來,猶豫了片刻之後,還是沒給出個明確的答覆來。
“下策麼,也簡單,太子哥哥儘管去打著朝堂官司好了,輸也罷,贏也罷,總之大鬧上一場,最終會便宜了誰可就不好說了。”儘管已明知李顯不會取上策,可一聽李顯那等溫吞水的回答法,李顯還是忍不住有些子惱火在心,只是並未帶到臉上來罷了,這便嘿嘿一笑,先將下策拋了出來。
“這個……,似乎也有欠妥當,為兄實不願取,還請七弟說說中策罷。”李弘又不傻,怎會不知道朝堂官司一打起來,怕不是一兩次朝議能擺得平的,曠日持久之下,無論輸贏,得利的都絕對不會是他自個兒,自是不肯採納這麼個蠢辦法。
“中策便是一朝定勝負,一旦風向不對,劉尚書還是得自請乞骨告老,而後太子哥哥緊趕著上稟繼任人選,臣弟自當附驥尾,一朝議罷,或許能將此事之影響減到最低。”李顯自是知曉李弘也不可能去選下策,這便不緊不慢地將中策說了出來。
“哦?”李弘一聽中策,立馬便有些意動,可又不想在李顯面前表現得太過熱切,這便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眉頭一皺,默默地盤算起得失利弊來了,良久之後,這才長出了口大氣,沉這聲道:“七弟肯伸此援手,為兄感激不盡,只是不知為兄能為七弟做些甚子?”
做些甚子?那太簡單了,好處拿來就是了,別的都是廢話!李顯呵呵一笑道:“太子哥哥客氣了,臣弟孤身一人耳,原也無甚需要的,然則此事並非臣弟一人可以為之,唔,臣弟聽說工部侍郎楊武能力甚佳,又是三朝老臣了,倘若工部尚書出缺的話,該是能頂得上去的,另外麼,監察御史林奇在任已久,也該向上調一調了,似乎可晉侍御史(從六品下),刑部員外郎(從六品上)王楓任事勤勉,似可晉郎中(從五品上)之職,再有……”
既然是要價,李顯自然不會客氣,一股腦報出了十數名官員的晉升,內裡基本上都是潞王李賢的心腹,僅有一人是從李顯自個兒王府屬官裡往朝中塞人——典軍蕭潛在王府任職三年已滿,照例該外放為地方武將,李顯卻要求將其安排進右金吾衛為中郎將,算是晉了一階的官銜。
“七弟這不是為難為兄麼,尚書一職乃朝堂重器,非父皇下詔,旁人豈能更易得了,楊侍郎雖賢,然工部如今無缺,為兄亦無可奈何,至於其餘諸人之升遷麼,為兄也只能依例而行,實是逾越不得,這一條還請七弟見諒則個。”李顯這一頭是獅子大開口,李弘立馬便是就地還價,除了一口咬死楊武不能升任工部尚書之外,其餘的倒是含含糊糊地應承了下來。
“也成,臣弟這有份保本,還請太子哥哥斟酌著辦了去,不成也無須勉強。”李弘如今正擔著河工的事宜,自然是不肯讓工部旁落的,這一條李顯自是心中有數,先前之所以提起工部尚書的缺,其實不過是討價還價的一種手段罷了,自是不怎麼在意李弘的婉拒,這便呵呵一笑,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一份奏摺,站起身來,雙手捧著,交到了李弘的手中。
不成也無須勉強?瞧瞧,李顯這話說得多地道,保本都上了,還扯那些有的沒有的,真令李弘很有種想要罵孃的衝動,只不過這當口上,李弘缺失萬萬不敢真得罪了李顯,沒奈何,只好苦笑著接過了保本,也不去翻看,只是隨手放在了几子上,沉吟了一下道:“七弟的事為兄自會盡力,還望七弟莫要忘了你我的約定方好。”
“這個自然,臣弟一切自當以太子哥哥馬首是瞻,事不宜遲,臣弟這就先行安排去了,待得訊息分明,臣弟自會全力配合。”狙擊武后本就是李顯的初衷,就算李弘不給好處,李顯也要拼力而為,至於撈好處麼,也就是順帶的事兒罷了,當然了,若是沒個甜頭,李顯也很難說服李賢全力配合的,而今太子既然給足了好處,李顯自然也就是見好就收了的,這便站起了身來,笑呵呵地出言請辭道。
“七弟辛苦了,還請慢行,為兄就不送了。”李弘雖是含糊地答應了李顯的要求,其實內心裡卻尚在猶豫之中,正急著要與閻、劉兩位心腹大臣好生商議一番對策,這一見李顯要走,自是正中下懷,笑著拱手還了個半禮,任由李顯自去,只是李顯的人尚未轉過書房門前的屏風,李弘的臉色便已經陰沉了下來……
第一百零九章各方謀算(上)
“殿下。”
李顯剛離開不多會,閻、劉二人便即從小隔間裡行了出來,入眼便見端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