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見李顯變了臉,李德騫立馬便有些子慌了神,忙不迭地站了起來,躬身致歉著,那結結巴巴的樣子要多可憐便有多可憐。
“哦,那是小王誤會了,衛公還請就座罷。”一見李德騫徹底慌了神,李顯臉色立馬稍霽,淡淡地一笑,拂了下袖子,示意李德騫入座。
“多謝殿下見諒。”李德騫已被李顯搓揉得有些個亂了分寸,生怕多說多錯,忙不迭地遜謝了一聲,坐回了原位。
“好叫衛公得知,當初李淳風、李太史歸隱之前曾有語於小王,說小王之師當在左驍衛,小王原本不信,也就是姑妄一試罷了,卻不料一見李司階之下,方知李太史所言無虛也,心實神往之,若能得衛公準允,許小王隨李司階學些本事,實小王之榮幸也,小王倒也不奢望能上陣立功,但求能強身健體之餘,為勸武天下略作表率,心實足矣,若衛公能允之,小王自當擇吉日前來貴府拜師,如此可成?”待得李德騫入了座,李顯誠懇萬分地述說了開去,語氣倒是懇切萬分,可內裡不容置疑的意味卻是濃得嗆人。
“能得殿下看重,實犬子之幸也,只是犬子無才無德,若是誤了殿下大事,實下官之罪過也,還望殿下能體恤下官一、二。”李德騫已被李顯逼到了牆角上,再無一絲的轉圜餘地,可一思及祖訓,李德騫還是不敢輕易違背,沉吟了片刻之後,還是委婉地拒絕了李顯的請求。
“衛公此言差矣,李司階之能便是蘇老將軍也都是讚不絕口的,小王能拜其為師,實是高攀了的,當然了,李司階有官職在身,小王自不敢因私而廢公,只求李司階三、五日到小王府上一行,指點一下小王,授些刀馬功夫便足矣,當不會致誤了李司階的正務,如此總該可以了罷?”這一聽李德騫的婉拒,李顯哪肯就此作罷,面色先是一凜,似欲動氣之狀,而後麵皮抽搐了幾下,再次進言了一番,只是語氣裡頗有些怨氣的表徵了,似乎已到了將要發飆的邊緣,直看得李德騫不禁有些心驚肉跳之感……
第三十六章臨時協議
別看李德騫頭上有著“衛國公”這麼頂金光閃閃的大帽子,其實不過就是一尋常人耳,姑且不說其能耐遠遜其父李靖,便是風骨上也遠不及乃父萬一,面對著李顯的軟硬兼施,李德騫絲毫沒有其父當年當面拒絕太宗李世民邀其參與玄武門之變的堅毅與勇決,被李顯唬得心驚膽顫之下,滿頭滿臉的汗水流淌得跟瀑布一般,整一個虎父犬子的最佳寫照。
“殿、殿下,下官,啊,下官雖是三郎之父,卻、卻是不好代其做主,此事,唔,此事若是犬子願意,下官、下官當無異議。”
李德騫已是完全亂了分寸,再一看李顯的臉色越來越陰沉,心下更慌,極為失儀地抬起袖子抹了把臉,結結巴巴地述說著,毫無擔當地便將皮球踢給了自己的兒子。
“好,能得衛公成全,小王感激不盡,既如此,就請李司階前來一敘可好?”
打鐵本來就需乘熱,李顯自不可能放過這麼個一舉定乾坤的機會,李德騫話音一落,李顯立馬笑容滿面地接著擠兌道。
“來人,去喚三郎前來。”
事已至此,李德騫縱使再不情願,也沒了選擇的餘地,只能是萬般無奈地吩咐下人去請李伯瑤前來敘話。
“末將參見殿下,見過父親。”
李伯瑤實是不願在李顯跟前露面,先前接旨時是不得不出迎,可接旨一畢,他立馬就悄悄地閃了人,躲著不肯跟李顯碰面,奈何自家老父頂不住李顯的壓力,他縱使不願,也就只能隨前來傳喚的下人進了廳堂,入眼一見李顯正笑咪咪地高坐上首,李伯瑤眉頭不由地便是微微一皺,可也不敢在李顯面前有失儀的表面,只能是疾步搶上前去,恭敬萬分地行禮問安不迭。
“李將軍不必客氣,小王冒昧打攪了,海涵則個。”
對於李伯瑤這個衛公傳人,李顯還是很看重的,自不可能在其面前拿親王的架子,這便極為隨和地虛抬了下手,示意李伯瑤免禮。
“謝殿下。”
李伯瑤雖已知曉自個兒被傳喚來的目的何在,可卻不想自己主動開那個口,謝了一聲之後,便走到李德騫身後站定,一派目不斜視之狀。
“衛公,先前所議可算數否?”
李伯瑤不開口,李德騫自然也不想多事,大廳裡立馬便靜了下來,然則李顯卻顯然不打算讓沉默進行到底,這便笑呵呵地對著李德騫一拱手,將話題敞開了來說。
“當然,當然。”李德騫的氣勢早已被奪,自無抗拒李顯之心,此際見李顯發了話,自無法再保持沉默,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