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1 / 4)

小說:盛唐風流 作者:悟來悟去

嘀裕�骨敫富省⒛負蠹�略蚋觥!�

活人自是不會被尿憋死,以李顯的智算之能,自是很快便已將利弊全都盤算了個透徹,待得武后發問之際,他已是有了準主意,這便不慌不忙地站了起來,深深一躬,滿臉子歉意地遜謝了一句道。

“苦衷?爾有甚苦衷,不妨說來與娘聽聽。”

一聽李顯果然拒絕了主審官之責,武后的眼神立馬便凌厲了起來,似笑非笑地盯著李顯,不依不饒地往下追問道。

“母后明鑑,兒臣與明大夫素有怨隙,彼此關係並不睦恰,在某些人眼中,怕是兒臣也有作案之嫌疑罷,若是兒臣奉旨徹查此案,無論得出甚案情,都難以服眾,故此,兒臣不敢為此,也不能為此!”

武后的問話裡誅心之意味極濃,一眾親近李顯的大臣們都不禁為之暗自捏了把冷汗,可李顯卻是從容得很,不緊不慢地應答道。

“嗡……”

刺殺朝廷大臣乃是謀逆之死罪,旁人避之唯恐不及,可李顯倒好,居然如此坦蕩地自承自個兒有嫌疑在身,這等話一出,滿堂震驚,哄亂之聲暴然而起,縱使是武后連壓了數下手,都止不住朝臣們的亂議之言。

“肅靜!”

眼瞅著群臣們鬧騰得實在太不成體統了,默默端坐著的高宗不禁便是一陣火大,忍不住斷喝了一嗓子,登時便將群臣們全都震得沒了聲息。

“顯兒昨夜何在?”

高宗並不似武后那般能隱忍,心裡頭有甚疑問往往都憋不太住,也不管場合對不對,直截了當地便追究起李顯來了。

“父皇明鑑,兒臣昨日奉旨主持承天門大宴,因著心情振奮之故,酒不免喝多了些,尚未回宮,便已是醉倒了,至今日巳時三刻前後,程公公前來傳旨之際,兒臣方才被喚醒,一夜酣睡如泥,渾然不知己身何在。”

高宗的性子李顯清楚得很,也早就預料到高宗在武后的撩撥下必然會對自己產生疑慮之心,早早便已思忖好了對策,這會兒一見高宗果然按捺不住地蹦了出來,自不會在意,這便裝出滿臉的委屈之神色,苦著臉解釋了一番。

“啟奏陛下,太子殿下昨日飲酒近五壇,未回宮便已醉倒,此一條不僅微臣可以作證,便是在場所有臣工皆是目睹。”

眼瞅著高宗當場逼迫太子,素來剛直的郝處俊立馬便看不下去了,這便當場站了出來,高聲稟報了一句道。

“陛下明鑑,老臣也是目睹之人,可以為證!”

裴行儉雖不算是李顯一系的人,可內心裡還是傾向於李顯的,再者,他對明崇儼每每借鬼神之言蠱惑高宗也極為的反感,潛意識裡便不想李顯被“冤屈”了去,這便也從旁站了出來,高調地支援了李顯一回。

“陛下,老臣亦可作證!”

“陛下,太子殿下昨夜確實酒酣,我等皆可為證!”

……

有了兩大丞相的帶頭,一眾朝臣們自是紛紛跟上,附和之聲此起彼伏地響成了一片。

“唔,諸公之言朕自是信得過,朕也只是隨口一問罷了,諸公不必放在心上。”

高宗本就不是個有大主見之輩,先前之所以會疑心李顯,那都是武后在背後挑撥之故,這會兒一見群臣們皆力挺李顯,心不免便有些虛了,哪還有甚往下追究的心思,忙尷尬地解釋了一句道。

“陛下聖明。”

一眾朝臣們見高宗已改了口,自是不敢強揪著不放,只能是各自稱頌不已地退回了原位。

“顯兒莫要多心,朕也是為了爾之清白好麼,而今爾之嫌疑已去,這案子麼,還是交給爾,朕方可安心。”

被群臣們這麼一折騰,高宗心裡頭對李顯的疑慮已是基本消解了去,這便打算以審案權來安撫一下李顯受傷的心靈。

“父皇厚愛,兒臣感佩在心,然,兒臣還是不可為此,除瓜田李下之嫌外,波斯之戰即將開始,後勤輜重之排程轉運事宜繁瑣,兒臣實不敢分心,還請父皇海涵則個。”

高宗的好心李顯可以理解,只不過理解歸理解,李顯可沒打算將這麼個燙手的山芋往自個兒懷裡扒拉,自是趕緊出言婉拒道。

“嗯,波斯戰事將起,還須得顯兒多多為力,此案顯兒不審也好,只是案情重大,終歸須得有能臣為之,不知顯兒屬意何人哉?”

高宗為人雖弱懦,可在對外用兵上卻是古來帝王中少有的堅決,也每每為自己的赫赫武功而自得,這一聽李顯提到了波斯戰事,自是不願李顯因此案分心而導致戰局有失,只是又覺得先前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