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父皇、母后下旨調狄仁傑來朝主持大局。”
武后想和稀泥,李顯卻不想讓此事再議了去,若真是再議接著再議,黃花菜怕是都得涼了,這便立馬站出來再次提議道。
“嗯,朕準了,回頭便與爾旨意。”
高宗本心便是想著要支援李顯一把,不止是為了推廣良種一事,更多的則是想李顯與武后在朝局上形成一個平衡,只是早前一直沒能找到支援李顯崛起的良機,此時見李顯已是成功地壓制住了武后的兇狠反撲,自是樂得順水推舟上一把。
“父皇聖明,兒臣領旨謝恩。”
李顯整出如此大的陣仗,為的便是這一目的,這一聽高宗已然下了決斷,心情自是大好,也不給武后再次打岔的機會,緊趕著便謝了恩,將此事徹底敲定了下來。
眼瞅著局面已然有些失控,武后自不免有些子急了,只是高宗旨意已下,她卻是不好當眾與高宗唱反調,無奈之下,只能是再次給賈朝隱使了個暗示的眼神。
“啟稟陛下,微臣有話要說。”
賈朝隱剛吃了李顯的一記悶棍,正擔心著李顯會與其來個秋後算賬,畢竟李顯的狠辣手段可是盡人皆知的事兒,奈何武后有令,他卻是不敢不從,只能是硬著頭皮再次站了出來。
“嗯?愛卿又有甚事麼?”
幾次三番被賈朝隱跳出來打岔,縱使高宗性子再好,也有些子不勝其煩了,面色不愉地掃了賈朝隱一眼,帶著強烈不滿之意地吭了一聲道。
“陛下,微臣以為太子殿下所現的諸般良種固然是件大佳之事,奈何遠水卻解不得近渴,於將來固是大善,可卻並不能解眼下之災情,先前太子殿下自言能緩解災情,可微臣卻看不出其所以然,只想請太子殿下給微臣作一說明。”
賈朝隱膽子雖是不小,可被高宗那陰冷的眼神一掃,還是禁不住打了個哆嗦,奈何事到如今,他已是無可後退了的,只能是咬緊了牙關,強作鎮定狀地進言道。
“唔,那倒是,顯兒……”
被賈朝隱這麼一提醒,高宗也想起了此番前來東宮赴宴的初衷,這便側頭望向了李顯,開口便要問個究竟,只是話尚未說完,卻見一名近侍神情慌張地從外頭狂衝了進來,話頭不由地便頓住了。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大批災民正在向東宮匯聚而來,羽林軍就快彈壓不住!”
那名近侍跌跌撞撞地衝到了涼亭前,也不等高宗開口發問,便即慌慌張張地便嚷嚷開了。
“什麼?”
高宗一聽此言,登時便嚇了一大跳,霍然跳了起來,面色瞬間便已是煞白一片……
第六百一十六章舉重若輕(下)
“怎會如此?朕不是已下旨放糧了麼?為何災民還會嘯聚而來?這,這,這……”
為帝王者縱使再體恤百姓,心底裡終歸是繃著根防民的弦,哪怕是高宗這等算不得賢明的君主也不例外,短暫的震驚過後,便是無盡的恐慌,可憐高宗身子骨本就不甚結實,再被一嚇,整個人已是哆嗦得有若篩糠一般。
“回陛下的話,據奴婢所知,乃是因盛傳東宮將開倉放糧之故,大批災民方才趕來就食,只是這人數著實驚人,據目測,已超過二十萬之多,薛大將軍與契苾大將軍都已率部趕至,奈何災民人數過多,已是大勢難阻,特遣奴婢前來告急,望陛下早做聖斷。”
一眾朝臣們雖大多知曉市面上瘋傳的謠言,可大多不清楚這謠言是如何來的,自是無人能答得出高宗的問話,只能是面面相覷地呆立著,倒是那名前來報信的近侍還有些膽略,緊趕著出言解說了一番。
“聖斷?啊,快,下令調軍,快,傳朕旨意,調軍平亂!”
高宗本就不算甚膽壯之輩,這會兒已是徹底慌了,哪顧得上去多想事發之緣由,一迭聲地便嘶吼了起來。
“陛下且慢,此時萬不可調兵,一者時間來不及,二來激發民變恐有大禍,微臣以為此事既是因太子殿下豪言而起,想來太子殿下必有解決之良策,臣等恭請太子殿下主持其事。”
調兵平亂固然可以解決眼下的問題,可後患卻是頗多,再說了,真要是調了兵來,那豈不是讓李顯躲過了一劫,這自然不是武后一黨所樂意見到之局面,正是出自這等考慮,不等近侍應諾而動,賈朝隱已是一派惶急之色地搶了出來,毫不客氣地將難題一把便推到了李顯的身上。
“陛下,賈相所言甚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值此危機關頭,還是讓顯兒先去試試好了。”
武后設下如此大的一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