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3 / 4)

小說:盛唐風流 作者:悟來悟去

“唔,那倒是,只是輪兒的年歲……”

李顯雖也同樣主張讓李旭輪去之官,可這話說將起來,顯然比李賢的話順耳了許多,高宗自是聽得進去,本想著一口便答應了下來,可突然間想起此番李旭輪被構陷的事兒,又覺得就這麼將李旭輪送了出去,未免太過薄情了些,不由地便猶豫了起來。

“父皇,七弟所言甚是,八弟的年歲雖小了些,可勝在沉穩,為一州之長雖尚嫌稚嫩,若為其陪一穩健長史,或相宜焉。”

李賢就是一門心思要趕兩位弟弟出門,這一聽李顯居然也提議李旭輪去之官,自是大喜過望,渾然忘了李顯先前頂撞自己之“罪過”,急忙忙地便腆著臉出言附和了一把。

“嗯,也罷,那便讓輪兒去試試好了,只是這地兒該選何處方妥,顯兒,爾素來睿智,便幫著朕謀劃一下好了,萬不能委屈了輪兒去。”

高宗想了想,也覺得李旭輪再呆在宮中似有些子不妥,萬一再弄出個甚事來,那笑話可就大了去了,這便同意了李顯的提議,可又覺得不是很放心,順口便問了李顯一句道。

“回父皇的話,八弟初次離家,太遠《;》了終究《;》不妥,不若《;》便以鄭州為《;》之官處好了,左右離洛陽近些,也方便父皇就近問詢。”

李顯早就有了腹稿,這一聽高宗問起,卻並沒有急著作答,而是假作沉吟狀地想了想,這才謹慎地回答道。

“鄭州麼?唔,倒是個好地兒,朕去過,不錯,這主意朕看使得,媚娘,八哥,你們看顯兒這提議如何?”

高宗對李顯的提議倒是很滿意,但卻並未就此下個決斷,而是象徵性地徵詢了下武后與越王的意思。

“陛下聖明!”

高宗都已說是不錯了,武后與越王自不可能當面反對,左右今日之局已破,能將李旭輪送走,對二人來說,自是個可以接受的結果,畢竟有了李旭輪這麼個先例在,接下來要趕李顯出朝,也有了些借鑑的口實,二人自是不會有甚旁的建議,也就這麼地各自稱頌了起來。

“那好,這事便這麼定了,程登高,給朕擬旨!”

眼瞅著諸人都已無異議,高宗自不會再多猶豫,大袖子一擺,甚是豪氣地開了金口。

“諾,奴婢遵旨!”

高宗有令,程登高自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這便緊趕著應了諾,急匆匆地領命而去了。

“父皇,兒臣還有一事要稟。”

趁著高宗心情大好,李顯這便趕緊趁熱打鐵地站了出來。

“哦?顯兒還有何事要說,只管奏來,朕聽著呢。”

今日這場鬧劇能這麼不傷天家體面地整將過去,可以說都是李顯的功勞,這一點高宗心裡頭有數,此時一聽李顯還有事要稟,自是不會不給這麼個面子。

“啟稟父皇,八弟即將遠行,身邊終歸是需要些使喚的人手,柳柳姑娘等皆久在八弟身邊聽用,除此番被人矇蔽之外,並無其他差錯,既然八弟喜歡,兒臣以為便由八弟帶了去也好,還請父皇聖裁!”正所謂殺人殺死,救人救活,李顯既已答應了要救柳柳一把,自是送佛送到了西。

“嗯,此小事耳,顯兒看著辦便是了,朕準了。”

高宗一聽便知李顯這是擔心柳柳等人再留在宮中會有不測,這是在變著法子救人,這一點也附和高宗的心意,自不會反對,這便滿口子應承了下來。

“父皇聖明,兒臣這便辦了去。”

一聽高宗如此說法,李顯深恐夜長夢多,自是不想多有耽擱,這便謝了恩,領著柳柳直奔寧心殿而去了……

八月將盡,天已是微有些寒意了,尤其是這等大清早太陽尚未升起之際,早露與薄霧齊下,朝服雖厚實,可也有些子擋不住寒氣的侵襲,再加上離家的愁緒一催逼,李旭輪單薄的身子情不自禁地便哆嗦得有如篩糠一般,望著前來送行的李顯,兩行清淚止不住地順著雙頰流淌而下,哽咽著說不出句完整的話來,萬般的委屈盡皆擺在了臉上——平白在宮中被人擺了一道,險些身敗名裂,好不容易得李顯出手相助,這才算是僥倖得回了清白,可案子一審之下,居然只推出了幾個沒品階的小宦官出來頂罪,便是連王辨這個滅口的真兇最終都能逍遙法外,反倒是身為被害者的李旭輪自己卻得背井離鄉,這等苦痛著實難以言述。

“八弟,一路保重,到了鄭州,多多關心民生,莫要苦了百姓才好。”

李顯自是清楚李旭輪心裡頭有多苦,可也無可奈何,畢竟身為天家子弟,本就要有著算人與被人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