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在暗夜裡響了兩下,早已準備就緒的黑齒常明自是不敢怠慢,將手中的連弩再次揹回了背後,對著跟在身邊的最後一名偵騎比了個“掩護”的手勢,自己卻蛇形向山頂上摸了去,行動如風間便已竄到了山頂處,如靈貓般地一躥而起,雙手各握一匕首,猛力揮動間,準確無誤地頂在了兩名相距僅有一尺餘的明哨之咽喉上,只一劃,兩名明哨連呼叫都來不及,便已被劃斷了咽喉,身子一頂,雙臂順勢一收,已將兩具屍體拽入了懷中,用力地緊了一下,確定二者都已死絕之後,這才輕手輕腳地將兩具屍體放平於地,緊接著,回首對下方吹了幾聲蛐蛐叫,立馬便見二十餘名大唐偵騎如幽浮一般從暗夜裡竄了出來,急速地攀上了山頂,除了早先緊跟在黑齒常明身邊的偵騎持上吐蕃明哨的長槍,就地冒充明哨之外,其餘人等在黑齒常明的率領下無聲無息地潛入了山頂的吐蕃營地之中……
“走火了,走火了!”
“快救火啊!”
“啊,救命啊!”
……
火頭先是從山頂上冒了起來,緊接著,左右兩邊的山林也同時冒出了洶洶的火光,風一吹,火勢便迅速蔓延了起來,沒等宿營的吐蕃官兵明白是怎麼回事,大火已成了沖天之勢,順風便向山腳下的吐蕃大營蔓延了過去,山頂及山陰處的吐蕃官兵自是被大火燒得個焦頭爛額,山腳下的吐蕃大營也是就此亂成了一團,不知所措的官兵們胡亂地跑來跑去,驚呼聲響成了一片。
“大將軍,大將軍,不好了,山上失火了,失火了!”
噶爾?贊婆連日勞心勞力之下,身子骨有些子扛不住了,自打昨日得知內應之準確訊息後,心神自是為之微松,又念及明日將有場惡戰要打,早早便睡了去,正自酣睡間,突然聽得帳外一陣喧譁大起,心沒來由地便是一沉,忙不迭地跳了起來,剛想著喝問個究竟之際,卻見親衛隊長已從帳外竄了進來,驚惶無比地稟報道。
“啊……”
噶爾?贊婆這一驚非同小可,連甲冑都顧不得穿,幾個大步便衝出了中軍大帳,入眼便見整個臥牛崗的牛頭處已是燒成了一片火海,眼神立馬便凝住了,剛想著下令整軍之際,卻聽“轟隆、轟隆!”十數聲爆響突然在營地裡炸了開來,十數處帳篷瞬間便燒成了一支支巨大的火炬,風在一吹,已不可遏制地向中軍處蔓延了過來。
敵襲!噶爾?贊婆在鄯州城下已是領教過了唐軍火藥罐的威力,只一聽這十數聲爆響,又怎會不清楚這是唐軍發起的夜襲,再一看大火沖天中,己方大營已是亂得無法收拾,自不敢多有耽擱,一把拽過親衛手中牽著的戰馬,高呼著下令道:“吹號,傳令全軍即刻衝出北門,撤,快撤!”
“嗚,嗚嗚……”
噶爾?贊婆命令一下,淒厲的號角便暴然響了起來,一眾跟無頭蒼蠅般在營地裡亂竄的吐蕃官兵立馬便有了主心骨,亂紛紛地聚集在一起,如狂潮般向著北門衝了去……
第三百八十七章廓州烽火(五)
臥牛崗牛頭與牛腰之間的谷地為南北走向,呈梨形,兩頭小而中間大,只是北口比起南口要開闊上不少——南口僅有十餘丈寬,而北口則寬達三十餘丈,從防守的角度來說,南口易守,而北口則利攻,很顯然,若是撤退的話,則剛剛好顛倒了過來,從這個意義來說,選擇從北口撤退令毫無疑問是無甚可挑剔處的,一眾早就沒了頭緒的吐蕃官兵們一聽噶爾?贊婆將令已下,自是無人敢有甚質疑處,亂紛紛搶馬奔行,擁擠著便要從北口逃出這塊死地。
“嗚,嗚嗚……”
沒等一眾吐蕃官兵衝出北口,北口外突然響起了一陣緊似一陣的號角聲,旋即,隆隆的馬蹄聲由遠而今地暴然而起,中間夾雜著震天的喊殺聲,登時便令原本就慌了神的吐蕃官兵徹底亂成了一團,誰也說不清北口外殺來的敵騎究竟有多大的規模,又怎敢強行衝出去送死,於是乎,擠成一團的吐蕃官兵們又呼啦啦地全都撤了回來。
“該死!快,調頭,全軍調頭,從南口撤!快撤!”
一聽北口處馬蹄聲大作,饒是噶爾?贊婆生性沉穩,到了此時,也一樣沉不住氣了,氣惱萬分地揮了下拳,擰轉馬首,改變了原定的突圍方向——北口雖寬,可也就只有三十餘丈而已,唐軍騎兵來的不消多,只須區區千餘騎便足以徹底擊潰既無陣型又無戰心的吐蕃大軍,真要是被唐軍趕得放了羊,再多的兵馬也不夠唐軍殺的,這麼個常識噶爾?贊婆自不會不懂,當然了,他更清楚的是——唐軍廓州城中攏共就只有一營的鐵騎,既然北口出現了唐軍大部,那剩下的南口勢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