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1 / 4)

小說:盛唐風流 作者:悟來悟去

,然則此番李顯卻無法再利用那兩位兄長來加以騰挪,唯有獨自去面對危局,壓力之大自是可想而知了的。

把握不是沒有,而是很大,至少在李顯看來是如此,說實話,李顯之所以敢行此險策,自然有著制勝的底牌在,這張底牌便是武后不得不保住賀蘭敏之,哪怕武后如今其實已經對賀蘭敏之極度不滿了,卻一樣不能坐看賀蘭敏之就此被參倒,這並非武后念及親情,更不是武后心慈手軟,而是牽扯到一樁天大的醜聞——賀蘭敏之烝於榮國夫人——當今榮國夫人只有一個,那便是武后的親生母親楊氏,年已八十有七,居然老來不修,跟賀蘭敏之有了“亂/倫”之事,正因為此,在榮國夫人死前,武后絕對不會去動賀蘭敏之,也斷不能容許旁人去動賀蘭敏之,為的便是怕賀蘭敏之情急之下將此醜聞公諸於世,而這正是李顯設套要賀蘭敏之出馬的最根本核心之所在,不過麼,話又說回來了,有底牌固然是好,可能不能利用好這張底牌卻又是另一回事了,李顯清楚地知道要想佔武后的上風是件無比艱難的事情,更別說事後還得提防武后的報復,稍一不留神,便有著滿盤皆輸的危險,在這等情形下,李顯又如何能輕鬆得起來。

“殿下,聖上與皇后娘娘皆在後殿,請殿下隨老奴來。”

路再長也終歸有走完的時候,李顯一路無語地轉過了兩道相連的院門,來到了乾元殿外的小廣場上,正打算徑直往裡行去,卻見嚴德勝從後頭跑了上來,恭敬萬分地躬身稟報了一句道。

後殿?呵,好一個後殿!李顯心思靈敏得緊,只一聽便已明白了武后的心思之所在,左右不過是打算將這場君臣奏對演化為家庭糾紛罷了,不過麼,這倒也正合了李顯的意,他自是不會對此有甚意見,只是頷首輕吭了一聲,便由著嚴德勝殷勤領路行進了乾元殿中。

“兒臣叩見父皇、母后。”

李顯剛轉過一道屏風,入眼便見高宗與武后正並肩端坐於榻上,忙搶上前去,大禮參拜不迭,禮數倒是周全得很,可臉色卻是極為的難看,似有萬分的委屈在胸一般。

“顯兒來啦,朕,朕……啊,來,平身,快平身。”

這一見到李顯的臉色如此難看,高宗不由地便尷尬了起來,臉上紅暈一閃而過,胡亂地叫著起。

“兒臣謝父皇隆恩。”

李顯一絲不苟地行過了禮,這才站將起來,垂手立於一旁,低頭不語,只是臉色依舊黑得死沉。

“顯兒不必如此拘禮,朕,朕……”

高宗自是知曉李顯是為何事而來的,只是籍慰的話卻實在是不好出口,“朕”了老半天也沒能“朕”出個所以然來,尷尬得直搓手不已。

“顯兒可是為了白馬寺一事而來的麼?”

高宗有所顧忌,可武后卻是半點都不含糊,微笑著接過了話頭,直接了當地問了一句道。

“回母后的話,兒臣本正在府中休閒,驚聞白馬寺內竟有咄咄怪事發生,心詫異之,然,事涉兒臣,兒臣自不敢置身事外,肯請父皇、母后為兒臣做主。”李顯不卑不亢地行了個禮,直承其事道。

“這個,這個,朕……啊,媚娘,你看……”

高宗倒是真有心要為李顯做主的,可話到了嘴邊,卻又顧忌著武后在旁,結巴了好一陣子之後,還是將決定權交予了武后。

“陛下,臣妾以為此事怕是有誤會罷,想那王萍兒本是乖巧之人,與敏兒又素不相識,如何會走到一塊去的,或許另有蹊蹺也說不定。”武后冷冷地掃了李顯一眼,旋即話裡有話地說了一句道。

老賊婆,嚇老子麼,切,誰怕誰啊!李顯乃是有備而來,自是渾然不將武后話裡的威脅之意放在心上,毫不示弱地緊跟了一句道:“父皇明鑑,兒臣以為母后言之有理,此事當徹查以明根本,若是有所誤會,自當還天下人一個明白,淌若不是,兒臣勢不能平白受這等大辱,肯請父皇為兒臣做主!”

“當然,當然,吾兒言之有理,此事該查,唔,媚娘之意如何?”

在李顯未到之前,高宗便與武后就此事好生爭執了一番,按高宗本心,是絕不想看到太子李弘的遭遇再次重演的,實是有心整治一下膽大妄為的賀蘭敏之,奈何武后死力要保賀蘭敏之,不肯同意徹查此事,高宗拗不過武后的堅持,無奈之下,只好採取拖的辦法,試圖將白馬寺一案先行冷處理上一下再做計較,然則李顯的及時出現,卻令事情起了變化,於情於理上,高宗都不能不見李顯這個苦主,此際一聽李顯說得如此悲憤,高宗的心立馬便軟了,出言附和了一把,可到了末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