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1 / 4)

小說:盛唐風流 作者:悟來悟去

小太平到底年歲小,壓根兒就看不透此事背後的可能之蹊蹺,只是氣憤於民壯的犯上舉止,這便揮舞著小拳頭,氣咻咻地嚷了一句道。

“月兒乖,此事非爾所能參與,且先下去玩罷,娘還有正事要辦。”

武后正自心煩間,聽得小太平在那兒瞎嚷嚷,自是更煩了幾分,但卻沒朝小太平發火,而是儘自溫和地吩咐道。

“娘,我不嘛,孩兒……”

一聽武后要趕自己走,小太平登時便不樂意了,小身子扭得跟麻花似地,撅著嘴,撒起了嬌來。

“來人,帶太平下去!”

武后此際已無心再跟小太平糾纏不休,壓根兒就沒理會其的撒嬌,沉著聲斷喝了一嗓子,自有數名隨侍的小宦官行上了前來,將小太平半拉半扶地勸出了房去,可憐小太平哭得儘自傷心無比,卻始終無法打動武后的心。

“傳本宮旨意,陛下龍體欠安,需得靜養,未得本宮之令,任何人不得將此噩耗報到御前,另,即刻宣越王李貞到此覲見,去罷!”

武后到底不是尋常人,心雖煩,卻並不亂,片刻的沉思之後,便已有了定策,毫不猶豫地便下了旨。

“是,老奴遵旨!”

高和勝一聽便明白武后這道封鎖訊息的旨意背後的用心何在,但卻不敢多言,只能是恭敬地應了諾,自去操辦各項事宜不提。

“老臣見過皇后娘娘。”

李貞今日恰好在政事堂輪值,到得倒是極快,一轉出門前的屏風,入眼便見武后正揹著手靠窗而立,渾身上下盡是煞氣,心不由地便是一沉,可卻不敢怠慢,緊走了幾步,搶上前去,中規中矩地行了個大禮。

“八叔不必多禮,來人,看座!”

聽得響動,武后緩緩地轉回了身來,虛虛一抬手,客氣地吩咐了一聲,自有數名隨侍的小宦官殷勤地抬來了錦墩,請李貞入座。

“老臣多謝娘娘賜座。”

李貞並不清楚武后相招之用意,可一見到武后那肅然的神色,便知定是有大事發生了,但卻不急著發問,只是遜謝了一句,便即規規矩矩地端坐著,絕口不問事由,一派恭聽武后訓示之狀。

“好叫八叔得知,景山出了亂子了,民壯焚燬‘恭陵’,四散逸走,當何如之?”

武后抿了下唇,饒有深意地看了李貞一眼,語氣平淡地將事情簡而略之地說了出來,末了,徵詢地問了一句道。

“哦?竟有此事?”

李貞剛入朝沒多久,在朝中根基淺薄,訊息自是不太靈通,尚未得知景山已亂的線報,這一聽之下,登時大驚失色——景山離洛陽城近在咫尺,那上頭可是有著近八萬的民壯,若是扯旗造反的話,洛陽城怕難有幸免了的,即便能守住城,社稷怕也要從此多災了,身為天家一員,李貞自也不希望天下在此時亂將起來,然則在不明實情的情況下,他也不敢輕易建言,只能是驚訝異常地望著武后,一派等其作出解釋之狀。

“理應不假,軍報想必此際也差不多該到兵部了。”

這一見李貞光表示驚訝,卻不說其餘,武后的眉頭登時便揚了起來,言語冰冷地解釋了一句,便不再開口,只是神情凜然地盯著李貞,渾然便是逼其表態之架勢。

一聽“軍報”二字,李貞瞬間便明瞭了武后的意思,那是在說此事武后已決議定性為“民亂”,這是準備大舉鎮壓之訊號,心不由地便是一沉,腦筋急速地運轉了起來,左右權衡著站隊的利弊問題——數月前那場“諡號”風波李貞可是親身經歷過的,自是知曉這“恭陵”的監造有著何等的貓膩,在其想來,景山出亂子是遲早的事兒,只是規模大小的問題罷了,而今亂子一出,要受牽連的只能是武后一方,很顯然,無論是太子還是英王李顯,都不會放過這麼個打擊武后的大好機會,朝爭必起無疑,其中的關鍵便是在事情的定性上,而這又牽扯到領導權之爭,站位問題顯然是個繞不過去的大關卡,李貞自是不得不慎重再慎重的。

“娘娘明鑑,依老臣看來,茲體事大,宜速不宜遲,當早做定奪才是。”

李貞到底是謹慎人,並不打算即刻便表明了態度,而是做出一臉誠懇狀地進了言,可說了就跟沒說也差不了多少。

“八叔所言甚是,本宮也是如此想的,既如此,此事便交由八叔處置罷。”

武后何許人也,既然叫了李貞來,又豈可能讓其糊弄了過去,這便做出一派讚賞狀地下了旨意,毫不客氣地將擔子壓在了李貞的肩頭上,強硬無比地逼其表明態度。

“老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