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
家屬阿姨有要求,白榆當然要滿足。
“行行行,阿姨你彆著急,慢慢說。”
於是家屬阿姨從頭再次說起,這次比剛才詳細了無數倍,恨不得把兒子三歲時尿床的事情都畫成連環畫。
白榆也沒攔著,就讓她說,只記載一些重點的事件。
就是家屬阿姨太能說了,她原本打算一個早上把罐頭廠三個家屬都採訪好,可家屬們一個比一個能說,愣是拉著她的手說了整整一個上午和下午,連午飯都在罐頭廠解決了。
就連飯堂的掌勺大師傅都給她舀了好多肉,然後暗示道:“白同志,我這裡也有很多偉大的故事可以畫成連環畫。”
白榆:“………………”
從罐頭廠出來,已經臨近下班時間,再去其他工廠蒐集資料來不及了,於是她轉頭回了報社。
回到辦公室,她把三個家屬阿姨的故事整理成文章,又整理出一個清晰的脈絡。
連環畫跟寫文章不一樣,不能面面俱到,但又必須讓看的人瞭解其中的故事,並被其中的故事給打動到,所以如何呈現出來比採訪更難。
還沒做好,伍師傅就回來了。
伍師傅臉上帶著疲倦,白榆連忙站起來給他倒了一杯水:“伍師傅今天的採訪如何?”
伍師傅跟她道謝後,端起水喝了一大杯才開口道:“不太好,我跑了三四家工廠,但他們都沒讓我進去,他們都擔心採訪會耽誤生產。”
他好說歹說,但工廠的負責人都不同意。
白榆愣住了,她沒想到其他工廠居然會拒絕採訪。
不過想想也對,他們本來對掃盲這事情就不熱衷,在他們看來採訪會耽誤車間生產,自然就不會同意伍師傅進去。
罐頭廠之所以會同意,那是因為他們之前看過她畫的板報,而後板報的工作歸還給陳幹事,陳幹事雖然有跟她學過一小段時間的畫畫,但畫畫這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換句話說,陳幹事的板報依舊以文章為主,所以其他工廠來參觀學習後,並沒有對掃盲這事引起改觀。
因此伍師傅上門想去做採訪才會碰壁,她今天沒去其他工廠,要是去了,說不定也會遭遇同樣的事情。
白榆想了想道:“伍師傅,我想對採訪的事情做出一些改變,我們先不去其他工廠採訪,而是先把罐頭廠的英雄故事畫出來,然後說服罐頭廠跟我們一起做宣傳,等連環畫宣傳出去了,大家看到了效果和好處,其他工廠自然就會同意了。”
伍師傅點頭:“你說得有道理。”
於是接下來一個星期,白榆和伍師傅兩人都在忙活罐頭廠爆炸故事的連環畫。
等連環畫畫出來後,她這才把連環畫拿著去跟章書記做報告。
“章書記,我和伍師傅最近去罐頭廠做了採訪和收集資料,準備做一個平民英雄的系列連環畫,偉人的英雄事蹟固然令人動容,但因為離工人的生活太遠,會讓大家覺得不切實際,可如果以他們身邊熟悉的人的故事來做宣傳,我覺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章書記拿著連環畫一直在翻看。
連環畫畫得栩栩如生,故事通俗易懂,令人看得津津有味,很容易就被其中的故事給吸引。
就跟白榆說的那樣,透過畫工人的故事,會讓工人有熟悉感,更容易接受,而且也能激勵工人的愛國精神和學習文字的動力。
章書記:“這想法很不錯,但你說的要做成一個系列,這費用只怕我們報社不好承擔。”
連環畫製作成後要大肆宣傳出去,勢必要印成冊子,那麼多工廠,那麼多平民英雄,做下來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報社不可能把所有款項都用在這個專案上。
白榆:“這個我考慮過了,我們可以和工廠合作,印刷的費用和工廠對半分,還有冊子印出來後,也不是免費發給大家,而是要收取一定的費用,我想平民英雄的連環畫一來可以為工廠做宣傳,二來又可以幫工人掃盲,我相信很多工廠會非常樂意跟我們報社合作。”
章書記想了想,也覺得這個計劃可行:“白同志你這個想法很好,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完成掃盲的任務,說不定還能為報社創收。”
關鍵是,這個專案做成功後,肯定會成為他們報社的一大特色,這何嘗不是在宣傳他們報社呢?
這個創新很好。
白榆這女同志他果然沒看走眼,的確是個人才。
章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