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1 / 2)

比起昨天來,她今天運氣也算不錯,只等待了十來分鐘就順利見到了紅旗公社的書記——張書記。

張書記五十歲開外,應該不會相差太多,可能四十多也有可能,他身材有些發福,矮矮胖胖的,臉型也有些圓,從正面看去,還能看到他的雙下巴。

白瑜主動打招呼:“張書記您好,我叫白瑜,很高興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出來跟我見面,早聽說張書記是個善於聽取意見,善於任用人才的好領導,果然百聞不如一見,能見到張書記,真是我的榮幸!”

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好聽的話誰都喜歡聽,聽到白瑜這一連串的彩虹屁,張書記臉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小瑜同志對吧,坐吧,給我說說你那個什麼貝雕。”

張書記說著還給白瑜親自倒了一杯茶,顯然白瑜這馬屁拍得很到位。

白瑜在張書記坐下來,並從帶來的紙箱子裡頭把作品拿出來:“貝雕,顧名思義便是用貝殼雕刻而成的工藝品,貝殼雖然不起眼,但經過設計、打磨和精雕細琢,便能變成一幅幅讓人驚豔的作品。”

說著,她把蓋在工藝品上的紅布掀開。

張書記手裡端著個搪瓷缸子,他雖然同意和白瑜見上一面,但他對所謂的什麼貝雕其實並不看好,跟昨天的林秘書一樣,他同樣不覺得有人會花錢去買用貝殼雕刻成的東西,只是在紅布掀開的那瞬間,他整個人怔住了。

只見那工藝品不大,差不多就一個巴掌那樣,可就是這麼個小東西,居然雕刻了一個小姑娘,小姑娘身穿紅色的裙子,頭上扎著兩個小揪揪,小姑娘模樣嬌俏可愛,看著就讓人心生歡喜,她手裡拿著一個大螺號,輕輕挨著嘴邊,恍惚之間,彷彿有樂聲從那螺號傳出來。

整個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讓人十分驚豔。

張書記從震驚回過神來,一臉不置信的表情:“這……真的是用貝殼雕刻而成的?”

有些材料一眼就能看出是貝殼,可有些卻無論如何看不出來,譬如那小姑娘的臉,那紅色的衣服,還有那雙可愛的紅鞋子,這些怎麼可能是用貝殼做成的?

白瑜點頭:“是的,用貝殼作為主要原材料,然後經過切割、打磨、雕刻,以及黏貼等多道工序,把一個個貝殼黏在一起做成不同的作品,眼前這個作品名叫《吹螺號的小姑娘》,除了這個作品,我那裡如今還有其他十來個作品,有做成山川的,有做成花草的,也有做成神話傳說的,全都是用貝殼雕刻而成。”

說著她從軍挎包裡拿出一打照片,雙手遞到張書記面前。

張書記放下手裡的搪瓷缸子,還在身上擦了擦,然後才把照片接過去,一張一張細細看了起來:“不可思議,實在是不可思議,沒想到那麼不起眼的貝殼居然可以做成這麼漂亮的作品!”

張書記一邊看,嘴裡一邊發出陣陣驚歎。

白瑜見狀,心中也不由鬆了口氣,覺得自己算是成功了一半。

幾十張照片,張書記看了十來分鐘,看得十分仔細,看完後他才依依不捨把照片歸還給白瑜:“的確很讓人驚豔。”

白瑜看著他這副滿意的樣子,準備再接再厲,把合作專案一舉談下來:“張書記您看,貝殼是自然資源,採摘不用花費一分一毫,唯一需要用到的便是勞力,剩下的便是打磨和雕刻,這方面,我那邊有兩個老師傅,不僅藝術水平獨到,貝雕工藝水平也很高,讓他們來指導社員完全不是問題,而且貝雕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完全不用擔心會有人模仿,像百貨商場賣得很火熱的柳編工藝品,譬如籃子、框子和裝衣服的箱子,雖然很漂亮,卻很容易被人模仿。”

白瑜之所以提起這個,是因為柳編作為一種工藝品,早在1960年開始就已經有出口,而柳編跟貝雕一樣,用的材料同樣為自然資源,不一樣的是柳編跟藤編以及竹編等有異曲同工之處,會這個手工藝的人不少,因此很容易被模仿,而貝雕就不一樣了,不是每個人都能雕刻出伍師傅和趙阿姨兩人這樣水平的貝雕。

當然,柳編自然也有它的優點,譬如相對於貝雕更加容易上手,還有應用比較實際,像籃子箱子這類東西,大家平時生活都會用到,這也是它們為什麼會賣得這麼火熱的原因。

可做柳編或者藤編的生產隊不在少數,現在再分一杯羹已經非常晚了,更別說瓊州島這邊並沒有那麼多做柳編或藤編的自然資源。

白瑜在說這番話時,張書記聽得頻頻點頭,中間絲毫沒有想打斷白瑜的意思,這讓白瑜更加信心大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