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高興得不行。
尤其是畢一凡,他是五人裡面唯一有工作的,雖然當代課老師拿不到了多少工資,但那點錢再少,好歹能勉強維持生活,可他把工作給辭了,萬一珍珠廠不錄取他,他兩邊都沒了著落。
他年紀也不小了,幹力氣活比不上年輕人,而且在這邊沒什麼人買,想重新找新的工作,那簡直難過於上青天!
現在好了,有客戶了,也有提成了,日子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畢一凡隔天就跟白瑜預支了工資和提成,然後趕緊把妻子送去醫院醫治身體。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跟白瑜預支了工資和提成,白瑜都應了。
這年代沒有介紹信哪裡也去不了,加上他們的家人都在瓊州島,因此白瑜也不擔心他們會跑了。
不過應該也沒有人會那麼傻,放著這麼好的工廠不要,為了那點小錢跑路。
二樓的生產車間也終於派上用場,怎麼做珠寶雖然趙寄秋會一些,但她要做設計圖,又要照顧伍曉棠,白瑜擔心她顧不來,因為花重金請了一個以前做過珠寶的老師傅來工廠教工人。
隨即而來,白瑜又投一筆錢在工具和機器上,不過珠寶的利潤十分可觀,等收到兩個訂單的尾款後,白瑜宣佈給大家分福利。
工廠所有人都多發半個月的工資!
大家高興壞了,一下子就多發半個月工資,哪家工廠會這麼豪氣!
公社的人知道後,羨慕的眼睛都成了兔子眼,紛紛又跑來工廠問白瑜什麼時候再招人。
不過白瑜暫時沒有這個打算,目前手上的珍珠太少了,只有等擴建新的養殖廠後,她才有可能繼續招人。
大家很失望,還有些人因為吃不到葡萄,便開始說白瑜以及珠寶廠的壞話,還有人想去舉報白瑜投機倒把,資本主義作風。
不過很快,一個訊息再次吸引住了大家的注意——
白瑜宣佈捐五萬元修建從公社到縣城的公路。
這訊息一出,不僅整個公社,甚至整個縣城都震驚了。
“一出手就拿出五萬元來修路,白瑜真是大義!”
“可不是!哪家公社沒有工廠,但聽說哪家工廠掏錢來修路了!都沒有!可白瑜的工廠這才了不到三個月,還沒回本就想著父老鄉親們,這種無私的精神真是太讓人感動了!”
“我覺得政府應該給白瑜表彰!以後誰要是敢說白瑜一句壞話,就是跟我老六過不去!”
像這樣的對話發生在縣城各個角落,大家都在討論白瑜捐款修路的事情。
周圍其他公社的人都十分羨慕飛魚公社的社員,有了這條路,就算不為了做生意,就是以後去縣城也方便多了。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
這幾次客商過來,對珍珠和工廠管理都讚不絕口,但對路面,以及路標不清楚等的抱怨卻非常多。
尤其是高先生,他在路上多花了兩個小時的路,當時差點鬱悶得不想過來了。
工廠後續還要壯大,到時候過來的客商會越來越多,一條平坦的水泥路便成了十分迫切的事情。
而且現在的政策還不是十分明朗,白瑜也擔心有人會眼紅自己和工廠,因為便做出了捐錢修路的決定。
這訊息一出,報社記者再次蜂擁而來。
白瑜再次登上了報紙最好最顯眼的位置。
縣城領導知道後,經過開會,然後決定對白瑜進行表彰——
縣機關幹部親自把一幅寫著“捐款修路、造福鄉親、先進分子”的錦旗送到採虹珠寶廠,還讓報社記者來拍照。
歐陽文騫也助攻了一把,等縣機關幹部一走,他立即在公社召開了捐款修路表彰大會。
修路受惠的不止是白瑜一家工廠,而是整個公社,而是以後的子孫後代,因此大家都十分感激白瑜,對白瑜和珍珠廠讚不絕口。
而那幾個像陰溝裡的老鼠的人,這會兒哪裡還敢提什麼舉報不舉報的事情,他們擔心自己一提起來,連自家的大門都沒走出去就被揍了。
工廠進入有序的運作,白瑜終於可以放鬆一陣子,不用天天跑去工廠守著。
這天是奶奶的生日,白瑜決定給自己放假兩天。
一大早起來,她就去肉站和菜站買了好多肉菜回來,然後整了一桌好菜,又另外做了一個生日蛋糕。
謝旭東知道白老太生日後,連忙帶了一些新鮮的東風螺過來,然後理直氣壯過來蹭吃蹭喝。
白瑜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