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人家,怪不得能當上高階將領,變態果然是聚堆的啊。
正當李維等人一陣臣子之間和睦的互相敲詐的時候,小姓的一聲唱喏,上杉姐華麗登場。如同神打降世一般,李維看得出來,對方整個人都被籠罩在一種半催眠狀態——剛剛絕對又是去唸經了。
和往常唯一的不同,上杉姐在走入這間高階將領才有權進入的廳堂的時候,人家是拎著出鞘的小豆長光,好像隨時想要砍人一樣走進來的。
“命運!在上天。”上杉姐一上臺“表演”馬上就進入了狀態,以刀指天,開始了戰前宣言:“鎧甲在胸前,功勳在腳下!”
唔……說實話,李維現在很想要吐槽:這個造型,這個宣言,不論怎麼看都是變身戰隊在變身的時候所說的話啊。
“無論何時,皆當將敵置於吾等掌中展開合戰!”說到這裡,上杉姐語氣一轉,聲音不再慷慨激昂但是卻顯得沉穩而又具有鼓動性,鼓動的讓人覺得死了也沒什麼:“不畏死而戰者生!懼死而站者則必死也!心思運而不定為時者皆差矣,身為武士者皆當自定其運,該當吾等前進之路除此再無他途!”
“是!”在場眾人紛紛為龍女的氣魄所撼動,那如同冰峰一般的氣質和如同剃刀一樣的眼神,冷豔的幾乎顯示出殘酷的氣息……
李維感覺身邊的大叔們好像M屬性都覺醒了?
在空中畫了一個刀花,上杉姐掃視著眾人,在這間戰前演講的廳堂裡來回渡步,語氣陰陽頓挫:“讓敵軍知道,膽敢和我軍作對之人,便是忤逆神明之人!我便是毗沙門天,我將帶領著你們懲罰世間一切之惡,高舉我的毘字大旗就是高舉世間之義,不必畏懼,緊跟著我,舉起亂龍之旗,奮勇前進,勇往直前!由此刻起,吾軍將依據天道,起兵,起兵,懲罰甲斐亂臣,武田信玄!諸位,好了……出陣!”
“是!!”
緊接著,大將五十多員,焚香禱告,禱告的物件不是別人,正是毗沙門天的世間化身。有取出神像之前擺放的酒水一罈,與眾人共飲一杯後。即刻號令吹響法螺號起兵。
悠遠而凝重的號角聲聲陣破了晨空,三聲法螺號角,集合在山腳下廣場的近四萬軍勢齊齊高呼三聲出征前的勝利祈求之後,諸軍依序開拔,前往川中島。
天文二十二(53)年八月二十日,越後的龍女上杉謙信正式起兵討伐武田信玄,一場生死對決即將開始。這次上杉姐的起兵數量是一萬七千人,其中近兩萬人留守春日山城。
死磕,從現在開始。
——
川中島是傷心的集合,而圍繞著這片土地所引發出來的一系列小說啦、電視電影啦,甚至是玻璃劇,層出不窮。有人算了一下,如果刨除再次戰死者的生命價值(因其根本無價無法計算),後世的文藝作品早就把川中島的幾次合戰的經濟損失彌補回來了。
而海津城,則是川中島悲慘流傳至今的唯一證明。
流淌的犀川、千曲川,每一草每一木歷盡百年不變,但這座海津城,卻在事後被摧毀的幾乎變成了一片廢墟。穿越那原本厚實的實木大門,此刻這裡僅僅留有一座門框罷了,但是在一五五三年這裡卻足以讓守軍有信心抵擋越後的龍女鬼神一般的進攻。
穿過海津城的第一道大門,再往裡走一段還可以看到一面拱形的石橋,不過也已經盡數坍塌——此處本來還修築了一條城中河,日後也已經荒廢的雜草重生。可是五三年時的恢弘氣勢卻依舊可以看出,戰國第一家臣團的韌性似乎也可以依稀查詢——這裡是武田家在奧信濃抵擋上杉軍的第一道,也是唯一一道防線。當年的武田軍是值得欽佩的勇士,四千人便敢抵擋上杉姐一萬七千大軍。
川中島的東南方,千曲川河畔的這座平城裡,高坂昌信的眉頭在一五五三年八月二十二日這一天,便從來沒有停下來過。
原因無他,上杉姐在起兵之後的第二日便抵達了川中島戰場並且準備佈陣,主力軍曾經駐紮於善光寺,並在那裡留下了三千守軍,作為連線越後和川中島的紐帶。
“天賜良機,天賜良機啊!這麼好的機會絕對不能放過了!”柿崎景家高聲大呼,指著不遠處的海津城笑道:“守軍四千,我等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將其消滅殆盡。主公下令吧,趁著武田信玄還沒有來,我們先踏平海津城!”
下面的諸將基本上也都是這個論調。尤其是一向穩重的直江景綱竟然也建議趕緊打——原因無他,這裡的守將高坂昌信不止一次的擊退,上杉姐派他指揮進攻海津城計程車兵。這讓這位老臣很沒面子,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