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這一次接觸戰得到更多的敵軍資訊。
雙方其實都不敢在不瞭解敵軍的情況下,急於求成。
這一萬甲斐軍當中,武田信玄親自率領山本勘助、秋山信有等,武田信繁和武田信廉等一門眾作為後備軍,在鶴尾本陣壓陣。
縮在靠裡位置的鶴頭則是馬場信房、原虎胤等家中猛將,備隊五千。
軸心聯軍的左翼,也就是靠近千曲川的一翼,武田信玄放置了今川軍的三千人,因為有千曲川的天然屏障,所以人數略少一些。而右翼則是北條氏康親自帶領的六千備隊,北條綱成親自作為前鋒,準備一雪前恥!為上野八步峠的三千人遇害、前幾日的前哨戰報仇,為地黃八幡大旗,為嫡子被俘雪恥。
事實證明,武田信玄考慮到加強自己的右翼也就是北條軍,理論上是完全正確的。因為越後最強悍的便是騎馬隊,這種令人恐懼的備隊使得所有南方軸心聯軍士兵心中惴惴不安。武田信玄本人也是深以為忌憚。左翼的三千今川軍有千曲川,除非越後人瘋了否則不可能從這裡發起側翼衝鋒。但右翼則不然,這裡是一片平原,和陣中差不多,所以一定要保持強悍的備隊。
七月十一日的上午,完成了佈陣的武田軍此時大約有人數一萬八千五百人,其中騎兵不到一千五百人。但武田信玄卻將將近今川、武田兩家的一百五十支鐵炮放在了北條氏康的軍隊裡。
另一方面的北方聯盟則是士氣正旺!
與一板一眼的南方三國同盟不同,軍神少女高舉著自己的毘字旗,幾乎整個早晨都在鼓舞著自己軍隊計程車氣!所到之處幾乎都能聽見足輕們的歡呼聲,這種聲音即使隔了很遠,依舊能夠讓南方同盟感到不適。
軍神少女擺出了自己目前最得心應手的魚鱗陣,在宣佈列陣人選的時候,她的神態好像將整個日本都踩在了腳下一般。
但李維知道,這只不過是這位行動快於大腦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