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了鄺陽。已近不惑的鄺陽聽完選題,手舞足蹈。當時我正和也夫下象棋,豎起耳朵聽到他們輕聲交談,其間鄺陽拍了兩次手,陳騫還吃吃地笑,莫非真是個好選題。
一盤棋過後,老鄺笑吟吟地說,小崔,我們找到了一個特棒的選題,猩猩活。
猩猩活?名字聽上去很費解。老祁仍舊笑吟吟地重複:猩猩活。我猜想又是老鄺的口音問題。上次吃飯老祁誇獎河南,說什麼他的腳踏車壞了,有4個人主動上來幫著修,他問路,人家放下手中的事,給他領路……我實在聽不過去了,高聲說,老鄺,河南我去過,不是這樣。老鄺也不甘示弱,拉開架式,回擊道:你是哪年去的?陳騫忙出面調停,別吵,誤會了,小崔說的是河南,人家老鄺說的是荷蘭。
果然,老鄺說的猩猩話,正確發音應該是星星河。
星星河,多麼富有詩意。
我剛在電視上露面的時候,有過這樣的念頭,覺得自己決是燦爛銀河中的星星了。
陳騫一開口,我知道他說的星星河和我的浪漫是兩回事。3個獨生女的父母決定讓3個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目的是讓他們感受到有夥伴的快樂,他們為這個小集體起名叫星星河。現在是,孩子一家一個,孤苦伶仃。這有意思嗎?意思,是那時我衡量選題的第一標準。陳騫和老鄺異口同聲,絕對有意思。
陳騫介紹他掌握的情況,洋洋灑灑,一口氣說到吃午飯。我提出的最後一個問題,這麼多事,重點說哪個,稍帶說哪個,這麼多理,哪個深說,哪個又淺說。
看到我熱情不高,老鄺多少有些鬱悶,陳騫則匆匆地扒拉了一口飯,進了別的屋。
下午再談的時候,陳騫抱了一大堆卡片,每個卡片上都有一個星星河的故事。
陳騫把這些卡片一字排開,然後說了一段令我終生受用的話,節目主持人就是火車司機,帶上乘客,一路開過去,邊走邊欣賞沿途的風光。每到車站就要停下來,大站還要多停一會兒。火車能行走得安全,停靠得穩當,是因為有鐵軌。乘客一路賞心悅目,一是因為窗外有風光,二是火車停停走走的節奏感,使旅途變得不再漫長,不再乏味。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節目,節目中展示的事實有詳有略,這就是窗外的風光,停靠的站臺就是我們爭論或討論的層面,怎麼能讓事實的展示和理性的探討都清晰,靠的就是軌道——所謂談話的脈絡。
聽君一發言,省下買書錢。
這樣的感覺以後我還有過多次。有段時間,很多人說我有現場控制能力,幹頭萬緒,眾說紛壇,都可以處亂不驚,一一化解,聽多了,還真有些飄飄然。
這個時候,王韌來了。
王韌是上海東方電視臺的編導,屬於解放後最早做談話節目的一撥人。他們製作的《東方直播室》,出手不凡,第一期開始就直播,我到現在還固執地認為,直播是談話節目的最高境界。
王韌話不多,看完我錄製一期節目後,不緊不慢地發表意見。
你有沒有覺得今天大家緊緊巴巴的。
我說,當然,我控制著現場呢。他說,大家不輕鬆,算不得上乘的談話。不容我反駁,他緊接著說,當然,在錄製現場讓大家爭相開口已經不容易,但如果大家說的不是自己的話,不是自己熟悉的方式,不是自己確定的語氣,既便是很中聽,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聽得有些心涼,感到自信心受到打擊。
主持人的形象(7)
王韌授著說,我們現在不是很好嗎?抽著煙,散著步,信馬由韁,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剛才我們沉默不語,難道這沉默就沒有意義嗎?其實,沉默裡也有豐富的資訊。沉默是金。可是你們的談話現場為什麼沒有金呢,所有的空隙都被語言、掌聲、笑聲填滿了,我認為,這並不是一場真正的談話。好的談話就像漫步聊天,話題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卻不會偏離主題。一會兒,你是談話的組織者,一會兒,他是談話的發起者。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因為輕鬆所以避免了言不由衷。
漫步聊天不只追求有意思,更要有意味。有了意味才會有意思。
這成為我們節目對品味和格調的要求。從那以後,觀眾在電視上看見我提著話筒在觀眾席間不停地走動,不斷地發問,這樣的鏡頭以前都會被剪掉,因為被認為無用。現在細心的觀洲門發現,就這麼走著談話空間就出來就像王韌研究的那樣,有用的和無用的是會轉化的。
有一天有人請吃飯,一下來就點了道冷盤,涼拌蘿蔔皮。蘿蔔皮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