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3 / 4)

小說:狄仁傑斷案傳奇 作者:水王

石臺階上恭立著弔孝的賓客。

狄公、陶甘步入殿堂才看見梅夫人一身縞素,婷婷然站立在祭臺邊。端莊矜持,儀態萬方。狄公、陶甘上前向梅夫人施禮致哀,表示慰悼,從侍者手中抬過一柱香,恭敬插進梅先生棺柩前的一個紋著狻猊圖案的古銅香爐裡。然後恂恂退出殿堂,走下外廳的臺階回到庭院。狄公頓覺空氣一新,微微感到有一絲輕風拂過臉面。

“陶甘,你看天上的烏雲開始移動了。我已經感到有涼風吹來。”狄公高興地說。

陶甘眯起眼睛,仰望著天空。

狄公又道:“天要變了。只需一場大雨,京師的癘疫便可望好轉。倘能連續幾天普降甘霖,癘疫很快便會削弱,京師就要恢復昔時的繁榮興盛,聖上也要回駕了。”

陶甘頻頻點頭,又看了看天,臉上不禁也漾開了喜色。

狄公道:“梅先生喪葬落土完畢,你便立即將梅夫人移家去鳳翔。目下,她孀居長安,很不適宜,且有危機。”

陶甘答應,說道:“我已通報了梅先生的遠房族侄,暫時由他來京師接管梅先生產業,具體家財承繼事項須等梅夫人以後回長安定居時由他們自己商定。”

狄公點頭稱是。忽又喟嘆一聲說道:“僅半個月之前,我還同梅先生在這個庭院裡賞月品茶,商討著安定局勢的良策。誰知倏忽已作古人:真所謂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啊!——噢,我想起來了,陶甘,今夜我們既來了梅府,不妨去看看梅先生當日出事的地點。記得是東院花廳中央的青石樓梯下。”

這時,殿堂的祭奠儀式剛完畢,賓客們正慢慢出了外廳。

陶甘悄悄找來了老管家,說狄老爺想要看看當日梅先生摔下來的樓梯。管家領命不敢怠慢,便擎著一盞白紙燈籠引狄公、陶甘走去東院花廳。

他們來到東院花廳的樓梯下。狄公仰頭見樓梯上兩邊各有一排朱漆欄杆的走廊,圓圓的穹頂藻井下十字交叉兩根巨梁,巨梁下正中懸掛著一盞大紅燈籠。——整個花廳上下充滿著和諧的紅光。青花細紋石樓梯果然很陡,兩側扶手約兩尺高,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支尖銳的荷花苞蕾雕刻。

老管家指著樓梯下最後一階說:“老爺便摔死在這裡。”

狄公問管家:“梅先生的書齋是不是在樓上?”

“是的。就在樓梯口左面的月洞門裡。”

狄公抬頭細細觀賞了一陣那盞大紅燈籠。梅府由於早遣散了奴僕。今天梅先生閉殮也來不及用白紙將紅燈籠糊了。大紅燈籠外周貼著“榮華富貴”四個發光金字。

狄公又問老管家:“每晚你是如何點亮這燈籠的?”

老管家答道:“奴才自備下一根長竿,長竿頂端繫著一個小小鐵鉤。每晚只需站在走廊上,用長竿將燈籠勾到身邊,換下舊燭,替上新燭,點著便是。——一支蠟燭便可點到午夜。”

陶甘撫摸著扶手上最後一支菡萏石雕,說道:“梅先生摔下這麼陡的樓梯,即便頭不碰在這尖利的苞蕾上,也會一命嗚呼。”

狄公點點頭。眼睛落在花廳正壁的眉額上。眉額上書“雅逸堂”三個碧綠色隸字。

“好個書法!”狄公不禁脫口讚賞道。

“這是我丈夫的親筆。”一個女子溫柔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狄公驚忙回頭,見梅夫人和盧大夫正站在自己背後。

盧大夫長揖拱手道:“狄老爺在此,在下冒犯衝撞了。”

梅夫人抿嘴淺淺一笑,也跟著道了個萬福。

狄公瞅了一眼陶甘,揚了揚濃黑的眉毛,說道:“梅夫人來得正好。我們能否看看樓上梅先生的書齋?”

陶甘見狄公瞅了自己一眼,心中納罕。再者,狄公又因何想起要看那書齋呢?梅先生摔死的樓梯下他還沒蹲下來細細看過一遍哩。

“當然可以。”梅夫人道。一面示意老管家領他們上樓。

剛上到樓梯口,老管家道:“老爺小心地上的蠟燭。”他膽怯地望了梅夫人一眼。 “我原本早應該拿起的,只因犯病,太太又忙,故一時都忘了。”

狄公見樓梯口果然橫倒著一支早已熄滅的蠟燭。

老管家開了書齋的門,書齋內很是暗黑,走廊上射進來的一點淡淡的紅光與紅地毯的顏色正相和諧。狄公見書齋三面臨牆都立著大書櫥,只後牆下安著一張古色古香的楠木大床,床上茵席枕褥十分齊正。床外掛起一頂雪白的羅紗帳,床頭懸一幅帛畫,題日《子云閣著書圖》。床邊是一張楠木大書案,書案上有一座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