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的作品或是來臺灣學中文的,日本小姐山寺未希子就是其中之一。林海音曾說:“山寺是一個不客氣的日本人。”山寺非常欣賞這句話,她說:“對,我是一個不客氣的日本人,不像一般的日本人,我一有時間就跑到您家來聊一聊,我覺得很幸福。”山寺正在譯林海音的短篇小說,她說她希望更多日本人看到林海音的作品,欣賞她寫的溫暖世界。
在夏府作客,大家無拘無束隨意談天說地,或三三兩兩小群,或大家一塊兒談,林海音很善於在談話中間點燃些什麼,讓大家談下去,或把話題導向有意義的事上。她喜歡談生活、談寫作、談人、談風俗;而何凡喜歡談社會、談觀念、談世界大勢。在夏府聊天很少有道人長短或隱私的,因為可談的事情太多了,每次都意猶未盡。正如齊邦媛在留言簿上寫的:“海音的家是我與文壇的惟一‘聚散地’。”她認為在今日富裕至此的臺北,高朋滿座的家庭反而不多,這些朋友隨著林海音搬家,好像逐水草而居似地仍然常常滿座。她說:“由夏府歡談出來,常常忘了外面原是風雨。難得的是,何凡兄豐富了我們交談的內容,強烈的意見卻能和風煦日般地談來。”
夏府的夜談是集思廣義、開講有益的;夏家的客廳是老少聚集、多重交誼的。一九九四年“九·一八”前夕,散文家陳之藩在留言簿上為何凡、林海音寫下“千仞灑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