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在被日軍統治下的菲律賓也是如此,從麥克阿瑟當初逃離菲律賓時撂下的那句“我還要回去”(Ishallneturn!)這句話,在菲律賓失陷後被菲律賓反戰組織利用各種形式廣為宣傳,幾乎家喻戶曉,成為菲律賓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鬥爭的精神食糧。
一時間,麥克阿瑟的光輝形象鋪天蓋地的席捲整個美國國內,風頭甚至超過了正準備進行選舉的各路候選人們,雖然這些在野黨的候選人們也知道,自己是無法能夠阻止羅斯福的繼續連任,但是這不代表著自己就會讓羅斯福這麼順心得勢,噁心噁心這個瘸子也是件好事。
這些人的小伎倆很容易得逞了,面對鋪天蓋地比羅斯福還要兇猛的宣傳,雖然羅斯福並沒有任何的表示,但是很明顯,他的幕僚們不願意了。他們紛紛致電給各家媒體,要求他們減少對方克阿瑟的報道,雖然這樣做並不利於戰爭宣傳,但是這些幕僚們可不管那麼多,你們新聞媒體有你們自己的本事,不要這個英雄,你們就再造一個英雄出來,總之不要讓這個人的風頭比總統還要盛!!
因為麥克阿瑟的風頭不僅現在比羅斯福總統要盛,而且在此之前,他的一些小伎倆也讓羅斯福和一些人感到不快。在就登陸萊特灣之前,羅斯福和麥克阿瑟還發生過一些小齷齪。
那是在幾個月以前,還在修復的珍珠港碼頭,剛剛接受民主黨提名、參加第四次總統競選的羅斯福乘坐“巴爾的摩”號重巡洋艦徐徐靠攏珍珠港碼頭。
碼頭上出現穿著耀眼白色軍服的美軍高階將領,在笛聲、鼓聲和喇叭聲中排成一排,走上跳板,向艦長艙裡的羅斯福總統致敬。讓羅斯福有點失望的是,在前來歡迎的高階將領的行列裡沒有發現麥克阿瑟。
就在這時,令人注目的一幕出現了:一輛紅色高階敞篷轎車在護送的摩托車尖厲的警報聲中停靠在碼頭上,從後排座上跳下來的麥克阿瑟,身穿土黃色的軍褲和棕色的飛行員夾克,頭戴菲律賓總統特別授予的“元帥帽”,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大模大樣的走上跳板。這一身裝束在奉命一律著白色制服的珍珠港美海軍官兵中實在搶眼,以致於以總統參謀長身份陪羅斯福前來檀香山的麥克阿瑟的老朋友萊希將軍私下悄悄的問他:“道格拉斯,你來這裡看我們,為什麼不穿適合這種場合的衣服!”
“嘿,”麥克阿瑟一語雙關的回答說,“你沒到過我們那裡,那裡的天氣可冷啦!”
第二天,麥克阿瑟和尼米茲陪同總統乘坐當地消防隊長的紅色五座敞蓬汽車視察部隊,一路上麥克阿瑟充分發揮了他善於演講的才能,與羅斯福大談參觀感想,把擠在後排坐位上、夾在總統與麥克阿瑟之間的尼米茲涼在一邊。
當天傍晚,總統作東,在他下榻的寓所——一幢面對懷基基海灘的美麗房子裡舉行了宴會。飯後,羅斯福、麥克阿瑟、萊希、尼米茲來到懸掛著大幅太平洋地圖的會客廳。麥克阿瑟明白,珍珠港之行的真正“唇槍舌劍”開始了。因為總統羅斯福希望說明此次會面的目的是“決定太平洋戰爭的下一階段行動計劃”。只見總統舉起竹節教鞭,指向地圖上的棉蘭老島這是大家都同意收復的島嶼。
可是大家同意,但是麥克阿瑟不同意,麥克阿瑟當年是從萊特灣逃離菲律賓的,他自然要從萊特灣這個讓他蒙羞的地方找回場子。於是麥克阿瑟說道:“總統先生,萊特灣,只有萊特灣才是我的目標,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地方。”
但代表海軍方面意見的尼米茲顯然不同意這個計劃,他第一個端出了金海軍上將攻打棉蘭老島的計劃。
為了說明這個計劃有備而來的尼米茲拿出了隨身攜帶的各種地圖、計劃、手稿、各種統計表及其他形象化的東西。這令兩手空空的麥克阿瑟十分吃驚。按照金海軍上將的計劃,麥克阿瑟應當在棉蘭老島上建立強大的作戰基地,以削弱日軍在菲律賓的空中力量和陸軍力量,但菲律賓的其餘部分應該繞過。
接下來輪到麥克阿瑟發言了,他要鼓起如簧之舌,把羅斯福拉到自己這邊來。早在盟軍士兵艱難跋涉於各個島嶼之際,他就命令手下的參謀們擬製了一個名叫“雷諾”的計劃。該計劃列舉了盟軍佔領控制住日軍勢頭之後,一鼓作氣的攻佔菲律賓並把它作為最終進攻日本的跳板的種種利點。由於來珍珠港之前,馬歇爾沒有明確告訴他會議的議題是什麼,麥克阿瑟沒有像尼米茲那樣攜帶大量的地圖和資料,但“雷諾”計劃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卻記得清清楚楚。
“你不能把一干七百多萬虔誠的菲律賓基督教徒留給日本鬼子。”麥克阿瑟首先從政治的角度說服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