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1 / 4)

提到,第三波攻擊部隊的重火力要比第一、第二波次的總和還要多!

不過面對困境,中國炮兵們沒有退縮,他們頂住不斷落在自己陣地旁邊的炮火,恪盡職守的完成著自己的任務,一發一發的向對面發射著炮彈。

雙方的炮戰在炮戰進行十分鐘後升級為全炮部隊之間的大炮戰,天空中不斷飛舞的炮彈在夜空中劃出一道道軌跡,在夜空中異常的好看,好看到一些地面步兵都被這樣難得一見的光景所吸引,仰著頭看著這一生也許就看到這一次的人工美景。而這個場景在戰役結束後幾十年裡都有電影人試圖複製再現出展現在觀眾的面前。但是直至電腦特效技術成熟之前,沒有人能再現出這樣的景象,因為要想真實的製造出這樣的場景,就需要動用超過數千門各型口徑的火炮,特別是超過一百五十毫米的重炮,光是總數達到近千門這樣的數量就無法用常規手段來展現出來。

而且單純的炮彈軌跡還是比較簡單的,讓天空中不斷閃現火光的是雙方炮彈在天空中撞擊後所產生的爆炸顯現出來的效果,這種效果才是最難以複製和顯現出來的。

炮彈在天空中相撞這樣的機率實在是小的可憐,甚至在理論上都不存在;但是在今天的確出現在了世人的眼中和記錄炮戰的攝影機中;事後有彈道學研究員解釋:雙方都在向對方的炮兵陣地上發射炮彈,這炮彈拋物線軌跡便處於一個相同的軌跡航道中,而且在這個相同的航道中,又在這樣一個相對狹小的範圍內集中瞭如此之多的火炮,這就像數千艘不會變向的船隻在特定的一個海域航道內行駛,撞上的機率要比平日裡大上千百倍。而放大的機率再乘以雙方所發射出來的炮彈,這樣集中而又眾多的天空炮彈相撞也就成為了現實和可能。

第二戰區中沒有王牌部隊,自然也沒有裝備炮彈軌跡雷達這樣的無上利器,即便是有也對漫天飛舞的炮彈失去作用。雷達上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軌跡,想要從中分解出哪一條特定的軌跡都非常的困難,在這種時候,更多的是憑藉炮兵自行計算對方彈道軌跡和憑藉經驗射擊還來的更為靠譜。科技雖然是萬能的,但是光靠科技作戰卻是萬萬不能的,一切都還是操縱武器的人說了算。

在雙方炮戰所產生的死亡軌道上空,有著幾架飛機在躲避這個死亡禁區的同時也在注視著地面上的炮戰,這幾架飛機不斷的關注著蘇軍炮兵陣地上所綻放出來的爆炸焰火,透過飛機上的通訊器材和地面進行著最直接的交流和溝通。

“炮彈落點向南偏差五百米,注意,向南偏差五百米。第八炮群注意,你們的炮彈向西延伸了四百米,向西延伸了四百米。”

“第六炮群,目標已被摧毀,重複,目標已被摧毀。向西延伸一千米,那裡有至少六門重炮,重複,向西延伸一千米,那裡有至少六門重炮。”

輕輕的敲打前面的座艙,駕駛艙後面的觀測員示意讓駕駛員往前方移動轉移著盤旋位置,駕駛員在看過觀測員的手勢後點點頭,輕輕的拉動駕駛杆操縱著飛機轉移著盤旋的位置。而觀測員也忙裡偷閒的舒緩了一下自己被地面炮火閃光弄的有些發花的眼睛。現在雙方的炮戰打的正不可開交,炮彈所產生的能量和熱量讓紅外熱感探測裝置只能顯示出一片紅區,另然自己這種專用夜間雙人偵查機上所裝備的探測器在偵測距離和精度上都遠高於孟遠山這些攻擊機上的偵測吊艙,但是在這樣超大規模和範圍的偵查條件下,自己只能用最傳統的光學偵查儀器進行觀測。

如果有必要的話,觀測員甚至還需要用最原始的目視和目測來判斷目標和彈著點……

沒有炮彈軌跡雷達,第二戰區仍舊有著空軍在天空中為自己的炮彈校正著彈著點,就這一條,巳經讓處於數量劣勢的中國炮兵重新和蘇軍炮兵處在相同對等的位置上。

蘇聯人的火炮多,但是操控火炮計程車兵在經驗和素質上遠遜色於中國炮兵,而且還只能概念性的盲射,這和有著戰場即時校正的中國炮兵們就好比一個是估摸著開火,而另外一個則就是用著瞄準鏡瞄著對方的頭開火。很暴力,很血腥!

當雙方炮戰進行的如火如荼之時,羅科索夫斯基命令步兵迅速投入到繼續攻擊中國軍隊縱深區域的死命令。雖然蘇聯炮兵的數量遠比中國炮兵的數量多,但是在精度和準頭上蘇聯炮兵遠遜於中國炮兵,任由中國炮兵這樣一個個的精確敲掉蘇聯的炮兵部隊,羅科索夫斯基清楚的知道失去炮兵的倚仗後下場會是什麼。

“老毛子的步兵和坦克又向我們衝過來了,冰雷,就看你們的了!!”一名上尉惡狠狠的掛上戰場電話,一個餓虎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