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供彈,初速755米每秒,每分鐘射速1000~1400發,採用槍管短後坐方式進行自動復進,全槍長1200毫米,槍管長533毫米,有效射程800米。總經理把這種機槍命名為‘撕裂式’通用機槍。”
“通用機槍?啥意思?”
“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總經理還要我們設計出專門的三腳架和並列式高射槍架,加上三腳架的機槍就是右邊手的那挺,加上三腳架後有效射程可以提高到1000米,同時精度還可以提高不少,只是重量也增加到20公斤。”
“好東西,好東西。”熊普亮流著口水撫摸著還帶有餘溫的槍身。
“小心槍管,燙!”韋德順看到熊普亮手向槍管處摸時急忙出言警告,但熊普亮還是給燙了一下。
“乖乖,這槍管燙的也太快了點吧。”熊普亮吹著被燙傷的地方邊吹邊說到。
“射速快了,槍管升溫自然也快了,基本上是持續快速射擊完一條250發彈鏈後就要更換一次槍管。”韋德順在旁邊解釋到。
“更換槍管?這樣不是很耽誤事嗎?要知道,在戰場上,耽誤時間就是在謀殺士兵們的生命。”幾位軍事主官聽到需要更換槍管後臉色就有些變了,畢竟他們知道這裡面的利害關係,而且在他們腦海中,更換槍管那簡直就是一件和繡花差不多的精細活。
“幾位長官,我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麼更換槍管。”看到氣氛有些壓抑,韋德順連忙用行動來消除這種壓抑的氣氛。
只見他托起機槍,扳動槍身下方的一根槓桿,傾斜槍身,槍管便自動脫離跳出槍身,在這個過程中韋德順還特別交代了不需要觸碰槍管便可以完成這個步驟。拆卸完槍管後韋德順操起放在身旁的備用槍管,簡簡單單地往上一卡,整個過程不到十秒鐘便完成了。
看到能如此快速方便的更換槍管,幾位軍事主官再次露出了色狼遇見美女般的眼神,嘴角的口水也再次流下。
“生產速度怎麼樣?”黃林頭腦比大家要冷靜一點,問出來比較實際的問題。
“生產速度目前還比較慢,主要是零件生產比較複雜,這是因為零件都是採用機械削切和手工加工,因此速度比較慢,總經理說了,等以後衝壓機和衝壓技術的成熟,這種機槍的生產速度將大大的提高。不過目前我們還不打算批次生產這種武器。每個月也就是5~10挺這樣的生產速度。”
“生產速度慢了點,每個月只能裝備一個連,能不能加快一點。”
“可以,但總經理說沒必要。”
“沒必要?”幾個軍事主官都有些吃驚。
“對,總經理說這是從經濟成本上考慮的,這種機槍的高射速和高效的壓制性是它的優點,同時也是它的缺點,這麼高的射速會導致其耗彈量遠遠大於別的機槍,使用250發彈鏈還好,但如果使用75發彈鼓,三四次齊射就會射光子彈,這樣對子彈的消耗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恩,沒錯,這對後勤的依賴性增加了不少。我來給大家算算,以前一個機槍班10個人只能裝備兩挺馬克沁式重機槍,每挺機槍平均配彈3000發,如果是配備這種機槍,一個主射手,一個彈藥手兼副射手,再配一個彈藥手,彈藥手每人備三個彈鏈750發子彈,主射手備兩個彈鼓,這樣只有1640發的備彈量,這點彈藥還不夠兩分鐘打的。”熊普亮扳者粗大的手指頭算著。
“美的你,你想一個火力班配三挺機槍啊!”甘富林毫不客氣地打擊著熊普亮。
“切,我還想一個班配一挺呢。難道說你不想?”熊普亮也毫不示弱地反擊著。
“別吵了!!一個班配一挺是肯定不現實的,雖然大家都想擁有這樣的火力。”唐畢強出言做和事佬。
“那還是按以前的火力排的編制來配備把,剩餘的火力班戰士每人攜帶三條彈鏈再配手槍或者是散彈槍對機槍手進行近距離的掩護保護,同時也可以彌補現在近距離火力上的不足。”黃林做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那營屬火力連呢?他們的兵力編制可是比較多的。全部當彈藥手?”
“我看目前產量還沒跟上來,同時這種槍因為射速太高耗彈量大,需要射手很好的把握射擊的次數,還要很好把握齊射和點射得切換,這樣對射手的射擊技術要求較高,更重要的是,我剛才注意了下,還是因為速射太高,不能象以前那種馬克沁式機槍做大面積長時間的掃射,這樣如果是象上次那樣大範圍的區域性的持續衝鋒,在沒有更多機槍的配置下,我們還是需要馬克沁式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