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4 / 4)

典型”結構中共振的情況。鮑林寫道:“這一分子可以看作是單個分子性質的一種平均。”鮑林和韋蘭德的方法看來很能說明問題:根據他們共振結構計算出來的值,與已知的分子結構、活性和穩定性相當吻合。接著,他們把這一方法推廣到其他的芳香族分子如萘(不少於42個典型結構)和不合碳化氫的原子團中。

鮑林關於苯分子結構的論文標誌著他進入有機化學的重要一步。他許多後續的工作都是關於有機分子的,而喬治·韋蘭德更是將其作為自己科學生命的核心,並在1944年出版了一本頗有影響的教材《共振理論及其在有機化學中的應用》。韋蘭德把這本書獻給“我最初的和最大的靈感源泉”,萊納斯·鮑林。

共振這一強大的思想猶如怒放的鮮花。鮑林在1933年與博士後傑克·謝爾曼合作撰寫了化學鍵本質論文系列的最後兩篇,將這一思想擴充套件到了更多的化學疑案上,如傳統的單鍵、雙鍵和三鍵的變異。這一工作也具有獨創性。鮑林證明,分子化學鍵並不一定是整數個,可以採取一種中間的形式。在此,他又一次將自己日益豐富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