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一件令人心煩意亂的事。
希普利夫人
1952年情人節,國務院護照處主任露絲·希普利夫人給鮑林寫來了一份便箋。“親愛的鮑林博士:現通知您,本處認真地考慮了您申領護照的請求。但是,政府將不向你頒發護照,因為本處的看法是,您提議中進行的旅行不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鮑林讀完這份便箋後,心裡很惱火,不過並沒有吃驚。自從1950年國內安全法透過以來,政府有權拒絕不同政見者出國旅行的要求,護照就成了另一種政治上使用的武器。希普利是胡佛的前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的一個妹妹,是一個狂熱反共且事事都要講安全意識的人。她經常利用國務院護照處處長的地位,只要她本人和國務院安全部門——也就是與她有密切聯絡的聯邦調查局——懷疑是走得太遠或叫喊得太響的人,她都可以拒絕將護照發給他們。
1950年以後,希普利拒發護照的權力幾乎達到了不受任何約束的地步。她可以像一個鐵了心的冷戰勇士一樣肆無忌憚地揮舞她手中的新武器。就在1951年5月以後的一年時間裡,她這個辦公室就禁止了三百多名美國人出國旅行,有時候連起碼的理由都不說一說。其目標很廣泛,從美籍非洲裔歌唱家、自己承認的親共分子保羅·羅伯遜,到印第安那大學病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