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4 / 4)

小說:中國黃埔軍校 作者:希望之舟

通電,宣佈起義。蔣介石眾叛親離,再難支撐在大陸的國民黨政權,12月13日登機飛往臺灣。軍校第23期學生雖宣佈畢業,但未離校,後留兩個大隊守衛成都校舍,其餘所有2800餘名畢業學生,加上“國立政治大學”遷到成都的學生以及軍校教職員工兵等,在蔣介石離開成都後,組成戰鬥體制,由軍校第2總隊總隊長李邦藩指揮,衝出成都,計劃突圍到西昌,再作另策。當突至大邑附近時,正遇由南路入川作戰的人民解放軍主力,激戰中李邦藩等人陣亡,少數人退入川康邊境。第23期學生除臺灣籍77人,在蔣介石於12月初由重慶到成都後令空運臺灣外,其餘大部臨陣宣佈起義,少數外逃者也很快被搜捕。那些空運臺灣的第23期臺籍學生中,有30餘人曾在1954年1月受國民黨特務機關派遣由南朝鮮潛返大陸,在做特務恐怖破壞活動時被新中國專政機關逮捕。

至此,黃埔軍校結束了在大陸的歷史,成都時期則是其最後一頁,第23期學生為這一末頁圈上了一個重重的句號。

葉劍英 黃埔軍校從1924年創辦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的3年時間裡,共招收6期學生,1萬餘人。其中除了第5、第6期是在蔣介石公開叛變、大革命失敗後畢業的外,其餘第1至第4期共4971人都是在大革命時期畢業的。這些學生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和紀律教育,特別是接受了革命理論的薰陶和戰鬥的考驗,不少人成為建立和壯大國民革命軍、工農紅軍的骨幹。

據統計,出身於黃埔的國民黨軍兵團司令以上高階將領有100餘人,近40人被授予上將軍銜,50餘人被授予中將軍銜、擔任過集團軍總司令、兵團司令以上職務。其中3人任“國防部長”:第1期的黃傑、陳大慶,第4期的高魁元。3人任參謀總長:第1期的桂永清、王叔銘;第5期的彭孟緝。4人任軍兵種司令:第1期的桂永清任海軍總司令;第1期的王叔銘任空軍總司令;第1期的關麟徵任陸軍總司令;第2期的沈發藻任裝甲兵司令。第7期的羅友倫任憲兵司令;第4期的戴笠任軍統局長;第4期的毛人鳳任保密局長;第2期的鄭介民任安全域性長。還有國防大學、國防研究院、海軍軍官學校、中央警官學校、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等軍校校長均為黃埔畢業生。在反共內戰時期,最高軍事指揮官如各“剿總”司令、綏靖司令、兵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