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4 / 4)

小說:中國黃埔軍校 作者:希望之舟

度和政治工作制度。

校本部是校長、副校長、教育長處理事務的機關,內設秘書長、顧問、隨從副官若干人,分總務、秘書、軍法3科。秘書科、總務科附設黃埔軍校總理孫中山和校黨代表廖仲愷在一起調查股,秘書科還附設電務室。校本部總務科又稱辦公廳,負責人事、薪酬、財會和運輸交通等事項。各部門和分校的報告呈校本部辦理的,交總務科和秘書科處理。

校本部最初下設政治、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6個部,後期有所調整。除原來的政治、教授、教練3部不變外,增設入伍生部、經理部、軍法處、參謀處,改軍醫部為軍醫處、軍需部為管理處,後又增設軍械處、編輯處、兵器研究處、俱樂部、軍械庫、醫院等。全校各種機構約40餘個,組織完善,規模宏大。學生也分為入伍生總隊、學生隊、學生軍、高階班、軍事教導隊、無線電高階班等,各期的情況不盡相同。

政治部掌管政治教育、黨務和宣傳。先後以戴季陶、邵元衝、周恩來、汪精衛、邵力子、熊雄等為主任,張崧年(申府)、魯易等為副主任,汪精衛、胡漢民、邵元衝、於樹德、蕭楚女、張秋人、安體誠、李合林、高語罕等為政治教官,惲代英為政治主任教官,甘乃光、聶榮臻為政治部秘書。政治部正副主任之下設秘書,秘書之下設宣傳、組織、總務3科。黃埔軍校第一任政治部主任國民黨人戴季陶因反對國共合作,在軍校開學12天時即辭職,預兆了未來黃埔師生的分裂。此後,周恩來從法國回國擔任政治部主任一職。1925年1月,軍校調整機構,教授部和教練部合併為教育部,除政治部外,其他3個部(管理、軍需、軍醫)均改為處。從這個變化中,可以看出政治部在黃埔軍校的地位之重要。至1926年3月,政治部職員達70餘人,聘用專任政治教官和臨時政治教官各10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