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1 / 4)

小說:李嘉誠全傳 作者:指環王

牟屏λ�也斡肱穆艟杭邸�

不敢參與,並非不敢期望,李嘉誠夢寐以求打入中區。

李嘉誠信步走到深水灣的山坡,眼前是海灣的朦朧輪廓。潮聲在他胸中激盪,他眼前彷彿看到兩座商業大廈,從地鐵車站拔地而起。李嘉誠一貫渴望挑戰,也樂意應戰。

“不必再有絲毫猶豫,競爭既是搏命,更是鬥智鬥勇。倘若連這點勇氣都沒有,談何在商場立腳,超越置地?!”

李嘉誠大步回到家中,坐進書房,翻閱帶來的有關地鐵的研究材料。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香港商界,有句十分流行的話:“撼山易,撼置地難!”李嘉誠估計,參加競投的將會有置地、太古、金門等英資大地產商、建築商。華資地產建築公司實力稍遜。置地的奪標呼聲最高,長實參與競投,就必須把置地作為競爭對手,與這個龐然大物對撼。

港島中區,是置地的“老巢”。當年置地創始人保羅·遮打參與中區填海,獲得港府成片優惠地皮。置地在中區,擁有10多座摩天大廈。置地廣場和康樂廣場(又名怡和大廈)位於未來的中環地鐵車站兩翼。中環車站又恰好落在遮打道上,遮打道的南側,則是遮打花園廣場。就憑這些物業和街道的名稱及主人,就可知置地在中區的地位。

難怪當時的公眾和傳媒都把中環站稱為遮打站。

金鐘站離遮打花園廣場僅一百多米,簡直就處在置地的眼皮子底下。

攫取中環、金鐘車站的興建權,等於打入中區的心臟,到置地這隻座山虎的食槽裡奪食。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置地並未公開聲稱參與競投,就有報章唱起置地“志在必得”的高調,誰與置地競爭,無疑“以卵擊石”。

李嘉誠想,“志在必得”的置地,會不會“大意失荊州”呢?

置地屬怡和系,怡和大班又兼置地大班。現任大班是紐璧堅,紐璧堅20歲起就參加怡和洋行的工作,一步步爬上董事局主席高位。紐璧堅沒有任何背景,靠的是自己的勤勉努力。

置地的另一個創始人,是凱瑟克家族的傑姆·凱瑟克。凱瑟克家族又是怡和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因此,紐璧堅身為兩局大班,又得受股東老闆的制約。凱瑟克家族力主把發展重點放到海外。這樣,勢必分散紐壁堅坐鎮香港抉擇的精力。

這正是一般不易洞察的置地的薄弱之處,人們往往會被置地的“貌似強大”矇住雙眼。

置地一貫坐大,也習慣於坐大。過於自負的置地未必就會冷靜地研究合作方,並“屈尊”去迎合合作方。

那麼,地鐵公司招標的真正意向是什麼?

香港地鐵公司是一間直屬港府的公辦公司。香港的公辦公司,並不像過去內地的國有企業,一切都由政府包攬包辦。地鐵公司除少許政府特許的專利和優惠外,它的資金籌集、設計施工、營運經營,都得按商場的通常法則進行。

李嘉誠透過各種渠道獲悉,港府工務局對中區郵政總局原址地皮估計約2。443億港元,原址用作中環、金鐘兩地鐵車站上蓋。另加上九龍灣車廠地皮估價,兩者合計約6億港元。

港府將以估價的原價批予地鐵公司,由地鐵公司發展地產,彌補地鐵興建經費的不足。

地鐵公司為購舊中區郵政總局原址地皮,曾與港府多次商談。地鐵公司的意向是:用部分現金,部分地鐵股票支付購地款。港府堅持要全部用現金支付。

李嘉誠首先明確這一點,競投車站口蓋發展權,必須以現金支付為條件。

地鐵公司與港府在購地支付問題上產生分歧,說明地鐵公司現金嚴重匱乏。地鐵公司以高息貸款支付地皮,現在急需現金回流以償還貸款,並指望獲得更大的盈利。

李嘉誠在投標書上,提出將兩個地盤設計成一流商業綜合大廈的發展計劃。這仍不足挫敗其他競投對手。任何競投者都會想到並有能力興建高階商廈物業。李嘉誠的“克敵”之法是:首先,滿足地鐵公司急需現金的需求,由長江實業公司一方提供現金做建築費;其次,商廈建成後全部出售,利益由地鐵公司與長江實業分享,並打破對半開的慣例,地鐵公司佔51%,長江實業佔49%。

這對長江來說,是一筆沉重的現金負擔。李嘉誠決定破釜沉舟,在準備充分的前提下,做一次冒險。

1976年冬,長實透過發行新股,集資1。1億港元,大通銀行應允長實隨時取得2億港元的貸款,再加上年盈利儲備,李嘉誠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