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江明義說:“今日未看探望弟妹,對她幸出牢籠,重見光明表示祝賀!”“兄長過於客氣了,我妹在絆羈期間,你沒少去探望,還上下花錢,疏通關係,她有今日,全靠兩位兄長周全,早已經感激不盡呢。”“這二來麼,實不相瞞,本人原籍信州汪家園人氏,子繼父志,在湯溪城裡開了爿餛飩店,雖說本薄利微,經過幾代人的積累,父親手上買下這爿店面,最近家信上,說父親已經亡故,年邁的母親沒人照顧,叫我火速回去。為了盡孝道,我不得不把店轉賣,再在饒信繁華街面購回一間。那裡生意比這裡好做。可近來本地十年九旱,去年又澇災,經濟瀟條,一時難以脫手,因特來拜託義弟,誠請景明先生代勞,他交遊極廣,結識名流居多,容易轉圓,只為早日脫手。”
“江二兄,我四哥已經加盟劇社,正忙於搏覽群書,編寫劇本,開拓藝境。那有心思旁顧?我看難以指望。但未知要賣多少銀子?”“我們是結義兄弟,真佛面前那敢謊言?此店地處較偏闢,生意近來清淡,不敢開高價,四百兩作興有人過問,如有三百二十兩也賣。”
“二兄,我給你四百兩,此店我買下便了。”“如義弟想買,三百兩也賣,豈有高於賣別人的,這不是陷我不義麼?”“二兄不必介意。眼下你有難處才賣的,再說你沒足夠資金,能在信州購店麼?要是我無動於衷,這才不義呢!”說罷,叫景花拿出四百兩銀票。親自點給汪明義。他感動得含著淚花,說不出話來。
當下由景花寫了契約,買主改為丁林曉,雙方都簽了字。大家舉酒相賀,江明義見景花身邊有三個孩子,各包了二十兩紅包。景花那裡肯收!江明義只好央求景連:“好歹給我做二兄的一點面子。否則,我下次怎麼好意思登門見面?”景連只好叫她暫且收下,自己打點行李,與江兄一道進城尋找長兄丁林曉夫婦,辦理有關店面交割事宜。
景連剛走,朱旺夫婦急急忙忙趕來報信,引起姜家一片茫然。何事引起驚慌,請見下回。
第六十六回 重信義矢志報君恩 獨抱怨違心別冤家
景連與江明義簽訂了餛飩店轉讓契約,點了銀票,呷了一口酒,就急於進城交割。範氏見一席葷素菜餚只動了一角,就吩咐把西院和東鋪的各房一起過來吃飯。範氏坐了主位,景花抱著不安分的朱穎坐在範氏身邊,左邊單坐景明,右邊玉蓮抱著天賜,帶著小彩彩坐了。玉林、景芳坐在下首。餘討飯家的一會兒飯、一會兒湯的遞送。景明見無人喝酒,只得自斟自飲,一家樂融融地正在聚餐,見朱旺和翠翠一頭闖了進來,向大家作了個環揖:“岳母在上,我家伯父病入膏肓,掛念親人。命侄兒前來搬取孫輩,接回嫂嫂。昨夜幾度昏迷,將不久於人世矣。遲了恐送不到‘終’!”
大家聽了愕然,停杯止筷,一片驚慌。景花這些年裡在婆家遭受了多少委屈,全仗公爹維持公道,憐惜和愛護,情深義重,他是為人正直,品格高尚的老人。方圓百里內人們無不稱道。也是她能在樹叢沿賴以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撐。這樣善良老人,即將棄我而去,於心何忍!鼻子一酸,那眼淚如同湧泉。朱穎見母親失聲而哭,也嚇得號啕起來,那景芳、玉林、玉蓮等也為之悲泣,滿堂唏噓。
餘討飯家的掀起圍裙擦去淚花,忙收拾了殘席,請兩位客人上桌,佈下糕點,沏了清茶,範氏訊問了詳情。隨即叫景明顧兩頂轎,打算叫景連、景芳陪同前往。由於景連上城未回,朱旺夫婦因急要回去協助朱興料理後事,喝了口酒,吃了兩碗炒粉絲,就匆匆告辭回去。
玉林聽說小叔子和姑娘要護送景花回樹叢沿,歸程又無定期,剩下空空蕩蕩西院獨處,甚是惆悵,因而又引發對舞臺生活的嚮往。但又丟不開冤家和孃家寄養的那個孽障。如果不離開姜家,水輪師一年三百六十天,倒三百天在外,自己獨守空房不說,小跟牢明明是姜家的血脈,卻婚前所生,不能入譜姜姓,姜家財產無分,自己雖有不薄私房,但坐吃山空,今後生活靠誰?還不如趁色藝未衰,重返戲劇舞臺。不想自己又走到了人生三岔路口。
“二嫂,你怎麼啦?”景芳進門給妹妹打點行裝,見一向樂觀通達二嫂,竟然坐在梳狀臺上望窗垂淚,甚是不解。
“沒有什麼,剛才支開窗門時,塵灰落眼。”“你別瞞我,等我們走了,一定覺得清冷,又想起二哥來了!”“他做他的水碓,有的是東傢什麼老闆娘或什麼青頭小娘陪著,還會想到我這爿不起眼的客棧麼?”“二哥也真是沒準星的秤,大約又有個把月不進家門了。有朝一日巢裡飛走鳳凰。到那時候看他怎麼辦?要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