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鼓浪嶼鹿礁路。
前臺灣撫墾大臣、太僕寺正卿,臺灣民主國議長林維源府邸。
西元的1896年新年。中國人還沒有習慣過這個節日,因此林府也一如往日,整個院落都是靜悄悄的。
自從內渡住進了這個大院落裡,閱讀新出版報紙上有關臺灣的訊息,已經成為了林維源每天的“例行公事”。此刻,眼睛已經昏花的林維源正拿著放大鏡在看著最新一期的《迴圈早報》,報紙上一行醒目的大字標題赫然映入眼簾:“日本浪速艦在花矸嶼以西海域沉沒”。
林維源壓制著興奮的心情,貪婪地一口氣看了下去。報道中是這樣寫的:“日前在中港海域被臺灣民軍重創的日本澎湖艦隊浪速號快速巡洋艦在返港維修途中,因遇7…8級大浪,沉沒於基隆港以北花矸嶼海域……”看到這裡,他再也忍不住了,手掌在書案上奮力一拍大聲說道:“好!老天有眼啊!”
幾代人都從事鹽務和海上貿易的板橋林家自是清楚海上的風浪、海流和潮汐規律。此時正值海峽的東北季風期,受季風和寒潮影響,湧浪加上風浪,海面經常會出現大浪,甚至是9級以上的狂浪。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中港水雷戰的報道,林維源就對家人講:老天要是有眼,就來一場大風天氣,讓倭賊這些受了傷的艦船都葬身大海。難怪今天看到報紙,老人要大呼“老天有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