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無敵,可以橫行天下。
長期以來,日軍步兵的戰鬥手段深受法國、德國軍事戰術思想影響。陸軍部在1887年修改的《步兵操典》仍是效仿法國,強調“步兵的戰鬥手段是火力戰和白刃戰”,即以散兵的齊射壓制敵人,然後發起衝擊,以刺刀搏戰制勝。日軍的這種戰法,在朝鮮、遼東對付葉志超、趙懷業之流綽綽有餘,但在臺灣卻吃不開。在這裡,他的對手是比他們多著一百多年戰爭經驗的邢亮和擁有先進武器、先進戰術思想的志願軍。就是黑旗軍和新楚軍論起戰鬥力和戰鬥經驗也不比日軍差。劉永福率領黑旗軍在中越邊境多次大敗法軍;新楚軍的前身,棟字軍曾在獅球嶺阻擊侵臺法軍寸步難行;新苗軍雖然是民兵,但這些山民有著多年野外生活的經驗和準確的槍法,每個人手中的武器也絕不是吃素的。這些可怕的對手讓狂妄自大的瀧本美輝吃盡了苦頭,也導致了大佐的這次南進血本無歸。
邢亮從在遼東時就開始瞭解和研究法軍和日軍的《步兵操典》,鬼子善於拚刺刀、白刃戰,那就偏偏不讓他發揮這種優勢。在這場戰鬥中,抗日聯軍就是憑藉兇猛的火力、精準的槍法,將瀧本支隊死死地壓制在廣平溪西岸狹長的河灘上。
戰鬥剛剛打響時,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