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羅伯特·凱恩,《論非決定論》359

意識的角色360

弱決定論361

約翰·斯圖亞特·密爾,論因果關係與必然性362

大衛·休謨,論因果關係與性格365

羅伯特·凱恩,論“迴旋餘地”367

哈里·法蘭克福,《意志自由與人的概念》368

6。4強制與無知371

亞里士多德,論自願行動371

朱迪絲·奧爾,性、無知與自由373

約翰·霍斯泊斯,《這自由是什麼意思?》375

條件作用378

B·F·斯金納,超越自由378

B·F·斯金納,《瓦爾登湖二號》380

羅伯特·凱恩,超越斯金納381

安東尼·伯吉斯,《發條橙》382

凱瑟琳·麥金農,論對女人的性脅迫383

6。5實踐中的自由384

哈里·法蘭克福,《強迫與道德責任》385

6。6激進自由:存在主義388

讓…保羅·薩特,論“絕對自由”389

費奧多·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有利的利益》392

一行禪師,《開啟電視》393

概要與結論394

本章複習題394

重要詞彙395

參考文獻與進一步閱讀材料395

第三部分:善與權利

第7章倫理學399

7。1道德400

聖奧古斯丁,《論自由》401

7。2道德是相對的嗎?402

吉爾伯特·哈曼,《道德相對主義辯護》404

7。3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406

柏拉圖,《理想國》407

7。4我們是天生自私的嗎?一個爭論409

孟子,論人性:人性本善409

荀子,《性惡篇》410

約瑟夫·巴特勒,駁利己主義411

一位當代利己主義者:安·蘭德

塔拉·史密斯,利己主義的必要性(安·蘭德)413

7。5作為德性的道德:亞里士多德416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416

7。6道德與情感:休謨和盧梭427

大衛·休謨,論“理性作為激情的奴隸”428

讓…雅克·盧梭,《愛彌兒》431

7。7道德與實踐理性:康德434

伊曼紐爾·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434

7。8功利主義446

傑里米·邊沁,《道德與立法原則導論》446

約翰·斯圖亞特·密爾,《功利主義》450

7。9道德的創造:尼采與存在主義457

弗里德里希·尼采,論“作為群體本能的道德”459

弗里德里希·尼采,論“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459

讓…保羅·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463

7。10倫理學與性別466

弗吉尼亞·赫爾德,論女性主義倫理學467

約翰·科維諾,《同一的性:關於同性戀的倫理學、科學和文化爭辯》471

概要與結論474

本章複習題474

重要詞彙474

參考文獻與進一步閱讀材料475

第8章正義477

8。1正義問題478

8。2兩種古代的正義理論: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479

柏拉圖,《理想國》480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482

8。3兩種現代的正義理論:休謨和密爾論功利和權利485

大衛·休謨,論“正義與功利”486

約翰·斯圖亞特·密爾,《功利主義》486

8。4社會契約490

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491

讓…雅克·盧梭,《社會契約論》496

托馬斯·傑斐遜等,《獨立宣言》500

8。5兩種當代的正義理論:羅爾斯與諾齊克500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