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1 / 4)

小說:興宋 作者:知恩報恩

李大將從鹽場蒐羅鹽船,駛過去堵塞航道——其實根本不用沉船的方式,只把那些鹽船用錨索連線到一起,梁山水寇就無法出港。

至於我嘛,我手頭恰好有幾艘快帆船停泊在巡海水軍的水寨內,此外,我認識東海縣巡海團練的頭目,我記得他們也有快舟常年停泊在水寨碼頭內,只要我能湊夠五艘戰船,絕對可以完成封鎖海域的任務。“

張叔夜輕輕搖了搖頭:“我只怕他們乘亂逃竄,只要他們逃出一艘船去,東海縣就保不住了……”

說到這兒,張叔夜看到通判大人嘴唇蠕動想插嘴,他停了一下,招呼說:“判官,你有什麼要說的?”

通判咳嗽一聲,輕聲提醒:“老大人還不知道,時教頭名下的快帆船,用的是速度極快極快的飛剪船,來往京師送貨,即使加上裝卸貨物的時間,也能做到十日往返。

至於東海縣的巡海社兵,它們過去是由海公子掌握的,現在是由鎮江軍節度使、權兩浙路轉運副使、判通州軍都總管的施大人,其衙內施十一郎掌管,施衙內現在停在水寨的快舟我知道,都是快速的捕鯤船,這種船嘛……

嘿嘿,即使梁山水寇的船隻出了海,便是讓他們提早跑一兩個時辰,這種捕鯤船也能輕鬆追上去。若是雙方遭遇了,那就更有看頭了——捕鯤船在捕鯤時,發射的都是巨型魚叉,那種鯤魚體形龐大,一條巨魚有數艘漁舟長短,那捕鯤船一魚叉下去,還不是照樣束手就擒。“

張叔夜沉思了一下——不是我沒想到,而是這世界變化快。我離開海州才多長時間,時承信已經與施衙內狼狽為奸,把整個東海縣的水軍力量納入囊中還不說,手已經深入海州州府的拔頭水軍,捕鯤船與時穿的快舟停留在巡海水軍碼頭做什麼?軍用碼頭停泊民用船隻,這不是……

但張叔夜轉念一想,他現在已不是海州知州了,他現在是招討使,剿滅梁山水寇是他的主要責任,而按照官場規矩,他不能指責別的官員如何管理自己份內事務……實際上,張叔夜暗自猜測:大約自己在任的時候,時穿也是這麼幹的吧。要不然,憑時穿一個外來戶,怎麼那麼快的積累起鉅額財富?

這樣的人就該好好使用一下……張叔夜問:“拔頭水軍與巡海團練本領如何?還有,虎翼水軍(禁軍)能用否?那梁山水寇昔日藏身梁山泊及駱馬湖,官軍屢次圍剿都被殺得大敗,你們自詡船快,能追上去倒不算什麼,我怕他們追上去反而被水寇們奪了船。”

通判大人嘿嘿笑了,時穿上前一步回答:“大尹,虎翼水軍平常並不訓練,麾下船隻多有壞損,基本上出不了海,也就陸上蹦躂一下……而海上交鋒與湖面上水戰完全不一樣,湖上交鋒全憑弩弓、灰瓶、火油彈等,手段無非是兩船靠幫,各自派人上對方的船上拼殺而已;

海上爭鋒,兩船即使靠了邦……海上船隻起伏,船的體積不同顛簸並不一致,江匪湖匪不習慣海浪,想奪船那也得有跳船的機會。“

時穿其實想說:打仗,尤其是鄉土保衛戰,還是要依靠地主武裝滴,禁軍不靠譜啊。

另外,雖然都是水手,但在平靜湖面以及江面操老船的水手,也不見得就能拿上《海員證》。真正江河上操船的水手到了海船上,暈船暈得一塌糊塗的大有人在,就好比大宋在金明池練習水軍,等拿到長江上徵南唐,那些池子裡面出來的水手照樣把船開的晃晃悠悠——別的不說,看看碼頭上梁山水軍的手忙腳亂就知道了。

張叔夜問這麼多,是出於他的生性謹慎,等把所有需要了解的情況全部瞭解清楚之後,張叔夜也想明白了,他轉過身下令:“命令,大將李彥率500人出城,攻擊梁山水寇,若能佔領‘通海(大)道’,將左斜街與右斜街隔斷,使梁山水寇首尾不能相顧,便算是完成任務。

命令,教頭時穿領五百人出港,操船封鎖海州碼頭,務必使一艘船隻不得出港……二位,本官不嗇重賞,旦使二位完成任務,賞金咱們另外算,本官再拿出官位來——時長卿一個修武郎、或者防禦使的官身,李彥一個保義郎,少不了各位的。“

時穿的承信郎是武官六十階位中排第五十二位,按規定每年可以參加磨堪,合格則五年一轉,而防禦使則為從八品,地位類似巡檢(縣公安局局長一類);張叔夜許諾的“修武郎”則排名武官第四十四位,正八品,屬於“橫行十八副階”裡的最低等階位,這個官職可以在大街上騎馬竄行——有資格“橫行”啊。

而李彥的保義郎屬於第50階位,雖然是低等武官,不過總算是“官兒”而不是“吏”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