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2 / 4)

小說:興宋 作者:知恩報恩

,便低聲商量了一下,同意那六人繼續抬著屍骸,隨時穿去縣衙報到。

臨出村的時候,時穿隨口問了一句:“這個村子叫什麼村?”

鄉民稍稍愣了一下,回答:“石家村,曾癩子的姑母嫁的漢子姓石,癩子從小被姑母喚做寶兒。”

“那麼,也就是說:曾癩子在你們村,也被叫做‘石寶’。”

鄉民默默點頭,時穿嘴角浮出一絲鬼祟的微笑,引領眾人繼續前行。

路上經過時穿存放狼崽的村莊,得知狼崽與那些獸皮已被老農連夜轉送山下,時穿也不停留,帶領眾人打著火把連夜趕路……第二天天亮的時候,一行人終於趕到了崔莊,六名莊丁幾乎已經累趴了。

找來一具廉價的棺材,用石灰儲存了已經微微有點發臭的曾癩子屍體與首級,把一切都安置好了之後,時穿來到前院,那些莊丁已經攤手攤腳的躺倒在地上開始酣睡,時穿皺著眉頭招呼管家:“把他們都喊起來,身上臭臭的,讓他們洗一洗,準備一頓早飯,讓他們吃了睡。”

王小川雖然沒有抬屍首,但連續走了一天一夜,也累的腳步發飄,他有氣無力的反駁:“大將,哪用給他們食物,應付差役,都是自帶乾糧的。”

時穿沒有理睬,繼續吩咐管家:“每人數五十個銅板,等他們醒了分給他們。”

王小川嘟囔:“給吃的就罷了,怎麼還給錢。”

時穿眼睛一瞪:“我答應他們的——我的話只說一遍。”

一番忙碌過後,時穿正打算找地方睡一會,隔壁崔小清姑娘聽說時穿回家,派來女使催請,女使神色很焦急:“大將,我家小姐請你過去,有大事相商——事情緊急,不得不請大將現在動身。”

時穿答應了一聲,換過衣服,隨著丫鬟走出去,當他來到前院的時候,幾個僕人正在給抬屍首的莊丁擦拭身子,管家納什上前為難的說:“主人,這些人叫都叫不醒,另外,他們身上的衣服都臭了,怕要好好洗一洗。”

時穿擺擺手:“一身布衣不值幾個錢,人心才值錢——給他們每人備一身短褂。既然叫不醒他們,就先抬進耳房讓他們繼續睡,什麼時候醒了,喊他們吃飯,然後把錢分了,讓他們跟隨去縣裡……剩下的路程用馬車,不需要他們抬屍首了。”

崔小清的丫鬟在一旁緊著催促,時穿不好停留,匆匆隨著丫鬟趕到崔小清那裡,崔小清早早的在堂屋迎候,見到時穿出現,頓時鬆了口氣,劈頭就說:“長卿,你還不知道吧,高老爺造反了?”

時穿一付很茫然的表情,可那副表情很假,他訝然問:“高老爺是誰,我跟他不熟?”

崔小清急忙回答:“你知道摩尼教嗎?高老爺是摩尼教楚州地界的蓮主,人人尊稱為高老爺。”

“楚州?這個時間……他們鬧得很大嗎?”

崔小清跺腳:“這幾天你在山裡,不知道外面情況,楚州離我們海州並不遠,只隔著一個漣水軍,聽說高老爺已經奪取了楚州三個縣城……我還聽據說:賊匪約十萬人,正在圍攻楚州州城。”

時穿突然想起來……摩尼教,似乎方臘也是摩尼教的,論起來,時間也差不多是方臘起義的時間了,難道這是方臘的前驅——傳來穿越者也不能先知先覺啊,因為他們攜帶的資訊量過於龐大,許多事情反而事到臨頭才能記起來。

可是,歷史並未記述楚州有個高老爺,只記得方臘之前,杭州也有邪教“起義”;方臘之後,繼承者是鐘相、楊麼,被人稱之為鍾老爺、楊老爺……這位高老爺是從哪個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歷史,在這一刻真的改變了——摩尼教後來被稱為白蓮教,大詩人陸游曾寫過一封奏摺,揭秘白蓮教內幕,他奏摺中也稱“白蓮教”為“明教”。因為陸游寫的內容,對這個中國歷史上最隱秘宗教揭露甚多,後人常常認定,陸游曾經潛入過這個神秘宗教,做過間諜一類的夥計。可惜,陸游現在還沒出生,那份奏摺……

曾癩子腳上穿的鞋子,繡有特殊的蓮花印記——按陸游的說法,這種特殊蓮花,是白蓮教內部暗記。時穿正是看到曾癩子鞋底的蓮花,這才決定不留活口,將曾癩子格殺當場。可他沒想到,這一出手,竟然引起了歷史的重大動盪。

曾癩子後來確實參與造反了,他被捕後又逃出縣衙,然後直接投奔了方臘。造反是要被株連的,為了不禍及姑母,他改名石寶,成了方臘手下大將……

“我以為周圍的邪教人員只有一個,只要滅了他就能保證附近的安寧,嘿嘿,原來高老爺都已把勢力發展到了楚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