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某種隱蔽的方式摧毀一個國家。”

這同樣是哥白尼文章中的話,只是現在聽起來似乎依然並不過時。

儘管貨幣價值衡量標準的改變會傷害很多人,尤其是中下層居民,而且會嚴重阻礙整個社會秩序的順暢運轉,但歷史上卻一直有人試圖扭曲和操縱這一切。

因為,操縱貨幣總是能給這個或者那個團體帶來利益。正如爆發一場戰爭對一個國家而言是一場悲劇,但對軍火商和武器製造商來說,卻是一次發大財的機會。

宏觀經濟學的祖宗凱恩斯,在1919年也寫過一篇叫做《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Inflation and Deflation)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他睿智地指出:“要推翻現存的社會基礎,再沒有比搞壞這個社會的錢幣更微妙而且更保險的方式了,這一過程引發了經濟規律的破壞性一面中隱藏的全部力量,它是以一種無人能弄明白的方式做到這一點的。”

列寧更是說過:“顛覆資本主義制度最好的辦法就是使其貨幣貶值!”

只有當一個經濟體因為貨幣危機而崩潰之後,人們對於穩定貨幣的需求就會異常強烈,這種強烈的需求會改變政府和中央銀行們的行為,促使他們選擇更為負責任的貨幣制度。

比方說,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連續經歷兩次超級通貨膨脹的德國,一直到今天對於貨幣穩定性的要求都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歐元的穩定性正是來源於德國的謹慎。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中國1940年代國民政府一次又一次的濫發紙幣,導致了中國各個階層對這個政權的徹底喪失信心,所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穩定經濟之後,從1955年到1976年,由於約束貨幣供應量,人民幣購買力連續20年保持基本穩定。

實際上,自從新石器時代產生產品交換以來,人類都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種價值穩定、攜帶方便的貨幣,最初人類選擇的是貝殼,後來逐漸趨同於使用金、銀等貴金屬作為貨幣(中國由於人口眾多,大多數時間裡選擇的是原料更為易得的銅)。

到19世紀前後,除中國和印度兩個東方大國選擇了用銀作為貨幣之外,西方國家全部選擇黃金作為標準的貨幣。

黃金作為世界上真正的錢歷史,一直持續到1971年的8月15日。

2。1饅頭與米飯的道理

“十二塊一斤,你沒騙我吧?前幾天還是九塊呢,去年好像才只有三塊多。”

“批發價一天一個漲,我們也沒辦法。”

這是2010年春節期間,發生在河北省省會石家莊某農貿市場的一場真實對話情景,問話的是打算購買大蒜的王女士,回答的則是賣菜的菜販。

類似的對話或者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經屢見不鮮,由於大蒜暴漲,大家戲稱為“蒜你狠”。

這兩年不僅僅有“蒜你狠”,還有綠豆暴漲的“豆你玩”,還有姜價暴漲的“姜你軍”、蘋果暴漲的“蘋神馬”、煤價暴漲的“煤超瘋”,更不必說堅持暴漲8年的“房堅強”了。

按照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等國家相關部門的說法,這些東西價格暴漲原因無一例外都是因為遊資炒作,一小撮人鑽營分子囤積投機,禍害人民群眾……

還有,就是天氣原因,造成大蒜減產、綠豆減產、姜減產、煤減產和房子減產——哦,忘了,煤和房子不會因為天氣原因而“減產”。

群眾生活困難,吃不起蒜、姜、綠豆、蘋果的老百姓,只有把火氣灑向投機分子,不少人義憤填膺,“那些遊資真是太可惡了,囤積投機的人應該給抓起來投進監獄!”

問題在於,“遊資”是個沒影的事兒,誰能定義出來哪些人的錢叫做“遊資”?

更何況,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投機倒把”這個罪名早已從法律條文中刪除,不能定義出來誰是“投機倒把分子”,又怎麼可能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

看來,這些原因根本沒有解決途徑,老百姓只能是活該“被變窮”。

既然老百姓一次次被打擊得夠嗆,承受打擊能力已經大大提高,筆者在這裡不妨再小小打擊一下——即便政府透過英明決策懲治了“遊資”和“投機”,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效果!

講點小道理。

假定全中國只有100個饅頭、100碗米飯和200元錢,正常的對應關係應該是1個饅頭和1碗米飯都是1元錢,現在社會上的錢一下子變為400元,有人看出來饅頭比米飯能多儲存兩天,於是就用自己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