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眷戀和對美政救國理想的追求。
幾年之後,秦楚之間戰爭連續不斷,楚兵屢遭失敗。楚懷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昭王要楚懷王相會武關,重返朝廷的屈原再次勸諫懷王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但楚懷王仍舊不聽,結果被秦國劫持至咸陽,三年後死於秦國。
公元前298年,楚頃襄王即位,朝廷裡的惡官小人排擠正直忠誠的屈原,並在頃襄王面前刻意中傷和誣衊他,屈原橫遭冤屈,再次被流放至偏遠的汨羅江邊(今湖南東北部)。屈原在那裡熬過了二十個春秋,他曾熱烈盼望頃襄王回心轉意,召他重返朝廷主持大政。然而,頃襄王和懷王差不多毫無悔改之意,反而投靠了秦國,成了秦王的女婿。這樣,屈原的堅決抗秦和整頓改革的政治抱負徹底破滅了,滿腔的愛國豪情亦付之東流。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軍大舉進攻,楚頃襄王倉皇出逃。絕望了的屈原,不忍心看到國家的滅亡,在這年5月初5那天,抱石自沉於汨羅江。屈原一生寫了許多詩歌,他的詩洋溢著摯誠的愛國精神,也蘊藏著深深的憂國傷時、憤世嫉俗和已修身的情懷。
屈原救國失敗了,但他的愛國熱情和抵抗敵國的偉大精神卻永遠活在人間;他的千古名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至今膾炙人口。毛澤東非常喜愛《離騷》,青年時期就反覆背誦、抄寫。1957年12月,他就曾要求身邊工作人員“把各種版本的《楚辭》以及有關《楚辭》和屈原的著作儘量蒐集給他”。1958年8月12日,毛澤東在一封信中說:“我今晚又讀了一遍《離騷》,有所領會,心中喜悅!”。1959年12月23日毛澤東外出前在開列的帶走書目中,就有朱熹的《楚辭集註》和陳第的《屈原古音考》兩種。1961年6月16日,毛澤東還特別指名要看人民文學出版社影印的宋版《楚辭集註》。
智殺董卓
東漢末年,奸臣董卓把持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橫行霸道,欺壓百姓,侮辱百官。董氏族人,不問長幼,一律封侯。一天,董卓當著眾文武大臣的面,施行慘無人道的酷刑:挖人眼、斷手足、割舌頭,然後,扔進大鍋裡煮。被害人哭聲震天,董卓卻談笑自若,引以為樂。他的義子呂布,非常能打仗,勇冠三軍無人能敵。一天,董卓讓呂布在宴席上揪司空張溫下堂,不多時就把張溫的頭砍下烹熟,讓侍從端在盤中給百官傳看。文武百官一個個嚇得魂不附體,叫苦不迭。
司徒王允看在眼裡,愁在心裡,他一心要殺掉董卓父子,為國除奸。一天,他在家中後花園散步,忽見侍女貂嬋也在那裡唉聲嘆氣。王允好生奇怪,忙叫她過來問話:“你有什麼心事,向我說說!”貂嬋是王允選來的歌舞藝人,年輕美麗。貂嬋據實以告,說自己經常看大人為國事煩惱,很想幫助大人排憂解難,別無他事。王允這才放下心來,讓她進屋詳談。王允看她態度端正、講得肯切、情真,便把董卓父子的暴行訴說了一遍,問她可否幫忙消滅董卓奸黨?為了進一步打動貂蟬,司徒跪下,叩拜說:“今天下百姓有倒懸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你不能救他們!”並如此這般地把自己考慮很久的誅殺董卓的謀略告訴了貂嬋,懇請她幫助。貂嬋本是俠腸義膽的女子,被王允的愛國愛民之心深深感動,決心以身報國充當內應。王允大喜,忙叫家人備好厚禮,把貂嬋打扮一番。幾天後,王允約呂布來家中喝酒,讓他先見見貂嬋,並討好說願將小女貂嬋許配於他。呂布果然垂涎貂嬋的美貌,心中十分高興,滿口答應。
一、計篇(8)
王允又來到董卓面前說:“我家中有一美女,願奉獻給太師,請太師先去看一看是否滿意?”董卓高興地說:“既然是司徒邀請,我這就去看看!”一到王府,董卓果然被貂嬋的美貌吸引住了,當天就接到家中同寢。可是,沒有不透風的牆,不知是誰將此事報告了呂布,呂布大怒,找到王允斥問說:“你既以貂嬋許配給我,為什麼又讓董卓接走?”王允見呂布中計,甚是歡喜。忙解釋說:“太師親臨寒舍與小女一見鍾情,當即接回府中老夫不敢阻擋。”呂布懷恨在心,悶悶不樂,決心去找董卓要人。第二天,呂布徑入太師府,侍從說:“夜裡太師與新來的美人共寢,至今未起。”呂布更加生氣,潛入卓房窺探。貂嬋正在梳頭,發現呂布來了,急忙假裝不高興的樣子,還用香羅帕頻頻擦拭眼淚。不一會兒,董卓起來了,召見義子呂布,卻發現他和往常不同,和貂嬋以目送情,神不守舍,頓生猜忌。
從此,呂布和貂嬋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