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1月23日,湘軍水師乘陸師進攻梅家洲太平軍之機,擊壞太平軍設於湖口的木簰。石達開、羅大綱等依託有利地形來個將計就計,令水兵用大船載以沙石,鑿沉水中,僅在靠西岸處留一隘口,用蔑纜攔堵。湘軍水師企圖肅清鄱陽湖內太平軍戰船,派輕舟120餘隻,載兵2千人,衝入湖內。太平軍乘機用小船搭起浮橋兩道,連線壘卡,阻斷水上出路。湘軍水師遂被分割為二,結果,1百多隻輕捷舟船和2千精健之卒陷於湖內,留在湖外的多系笨重船隻,運棹不靈,如鳥去翼,如蟲去足,令曾國藩一籌莫展。當晚,太平軍又派出小船數十隻,圍攻泊於長江的清兵大船,並派一隻船隊插入敵水師大營,焚燒敵船。岸上太平軍數千人施放火箭噴筒,配合水上進攻。湘軍大船難以抵禦,被毀數十隻,其餘退入九江附近江面。2月11日三更時分,林啟容、羅大綱兩軍分別從九江、小池口以數百餘輕舟襲擊湘軍水師,縱火焚燬大量敵船,並繳獲曾國藩的坐船。進退兩難的曾國藩一敗塗地,氣得他幾乎跳江尋死!
湖口大捷粉碎了曾國藩企圖奪取九江、直逼天京的企圖,扭轉了西征戰場上的被動局面。
鎮南關之戰
1884年2月13日,法國侵略軍進攻諒山(在越南境內),威脅我國廣西邊界的安寧。廣西巡撫、前敵總指揮潘鼎新畏敵怯戰,不戰而棄守這一重鎮,法軍趁勢侵佔了鎮南關。4天后,清王朝任命年逾6旬的老將馮子才(號萃亭,廣西人)統一指揮抗法18營3萬“萃軍”,開赴前線。
這時,鎮南關的法軍因兵力不足、給養困難已撤退,留下一塊木牌上寫道:廣西的門戶已不再存在了!老百姓看了十分氣憤,在關前立了一個木樁,針鋒相對寫道:“我們將用法國人的頭顱重建我們的門戶!”馮子才到達前線後,立即召集各路將領帳下議事,他說:國難當頭大家要以民族、國家的安危為己任,共同抗擊法國侵略軍。由於他在當地很有威望,被大家公推為東線總指揮,一致表示服從他的統一指揮,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他們根據敵我雙方的情況和地形條件,制定了作戰方案,決定以關前隘(今隘口南)為預設戰場。這是一個在鎮南關北約8華里處,東西兩面高山對峙,中間只有約2華里寬的隘口,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馮子才命士兵在關前隘附近築一道長3裡多、高約7尺、寬約4尺的土石牆,與兩山相接。牆外挖了一條4尺寬的深溝,在山嶺上修築了許多堡壘。他親自率領萃軍9營駐守關前隘正面陣地,並命總兵王孝祺率本部8營作為正面防禦的第二梯隊,命統領王德榜率10營駐守在關前隘東面的油隘,保障東面側翼安全並威脅敵人後路,命廣西提督蘇元春等率18營屯於幕府,形成了正面梯次配置、兩翼保護、機動部隊策應的大縱深防禦部署。
為了打亂敵人的部署,馮用激將法將法軍指揮官尼格里激怒,提前向清軍發動進攻。3月23日,1千多名法軍乘大霧瀰漫侵入關內,雲消霧散後,法軍兵分兩路進攻關前隘,另有9百多法軍預備隊屯於鎮南關東南高地。戰鬥開始後,法軍在猛烈炮火掩護下,佔領了東嶺萃軍的3個堡壘,情況危機。只見馮子才振臂高呼:“如讓法軍入關,我們有何面目再見父老鄉親!”萃軍將士立即受到極大鼓舞,個個奮勇殺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下午4點左右,蘇元春、蔣宗漢等率援兵趕到,立即投入戰鬥,與法軍展開激戰。王德榜部從油隘攻擊敵人右翼,牽制了敵人的預備隊。黃昏時,清軍調整了部署,派5營萃軍抄襲敵軍左翼,並以逸待勞,做好第二天殲滅敵軍主力的準備。24日晨,法軍分3路對關前隘再次發起攻擊,馮傳令:“狠狠打擊敵人,有退者,格殺勿論!”萃軍各路設卡,堵截逃兵,當敵人逼近長牆時,馮手持長矛大喊:“衝啊!”帶領兩個兒子率先衝入敵陣,與敵人展開白刃戰。將士們見老將軍如此英勇也一起衝殺敵陣,以一當十,銳不可當。這時,5營援軍趕來突襲敵後,法軍傷亡嚴重,只得敗退。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二、地形篇(7)
3月26日,馮子才率領本部人馬及王孝祺部對敵軍發動凌厲攻擊,另一支萃軍襲擊法軍右翼,並擊斃敵守軍頭目。法軍為了保住諒山,以主力扼守驅驢和淇江(今奇窮河)兩岸及交通樞紐,用老弱殘兵駐守諒山城垣調堡。馮瞭解敵情後決定採取“正兵明攻驅驢,奇兵暗取諒山”之計,命部將楊瑞山率2千萃兵潛伏於諒山外,自己率主力進攻驅驢法軍。激戰中,尼格里身受重傷,其餘法兵死的死、逃的逃。29日佛曉,楊瑞山部攻入諒山,再次重創、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