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恩於秦國,你又得了商於之廣大的土地,這可是一舉三得的好事啊!”楚懷王被張儀的花言巧語說動了心,拜張儀為相,每天請他飲宴,還得意洋洋地說:“我重新得到了過去失掉的商於之地了!”
大臣們都向楚懷王祝賀,惟獨大夫屈原和謀士陳軫在暗自落淚。一天,楚懷王不高興地問陳軫:“我知道屈大夫反對我聯秦拒齊,你為什麼哭呢?”陳軫說:“秦王所以敬重大王,是因為大王與齊國交好的緣故。如今失去的土地還沒有到手就先和齊國斷絕了盟約,豈不是把楚國孤立了嗎?秦國怎會敬重孤立無援的楚國呢?它必然看不起楚國。如果先讓秦國交還土地,然後我們再與齊國斷交,秦國也肯定不會同意。如果先與齊國斷交,後去秦國要地,必定會受張儀的欺騙。受騙後,大王會後悔怨恨,一旦怨恨,必引起秦國入侵之禍。北邊與齊國失好,西面又遭秦國入侵,那麼韓、魏兩國也會與我們反目成仇,這就是我痛哭的緣故啊!”然而,楚懷王並沒有清醒過來,不聽陳軫的苦口良言,命人跟張儀去秦國接收土地。到了秦國,張儀就假裝酒醉從車子上掉下來,說要養病,躲在家裡一呆就是3個月。楚國使臣接收不到土地,楚懷王以為張儀有意推遲,可能是懷疑楚國與齊國絕交不堅決,便派人去汙辱齊王。齊王大怒,絕楚聯秦。這時,張儀開始上朝了。一天,他對楚國來使說:“你為什麼不接受失地呢?從某至某,方圓六里都給你們了!”楚使憤怒地說:“我受楚王之命接收六百里失地,不是區區六里!”張儀不理睬,楚使回去向楚王報告,懷王知道自己上當了,非常惱火,準備興兵伐秦。
陳軫又勸阻說:“現在伐秦不是良策,不如拿一個大城市去賄賂秦王,聯秦攻齊,這樣我們被秦國割去的土地,從齊國得到補償,我國也可以保全下來。如今大王已惹惱了齊王,又起兵伐秦,豈不促使齊、秦兩國聯合對付我們,招來殺身之禍,亡國的日子不遠了!”這些忠言,懷王這個耳朵聽進去,那個耳朵又冒出來,一點也不加考慮。楚國悍然出兵攻打秦國,秦國當然毫不示弱。楚、秦兩軍在漢中的丹陽交戰,秦軍打敗了楚軍,殲敵8萬,俘虜楚將屈匄、副將逢侯醜等70多人,佔領了漢中。懷王聞訊更加惱羞成怒,動員全國軍隊再度攻秦。結果,在藍田(今陝西省藍田縣)再次大敗,韓、魏兩國聽說楚軍連吃敗仗,便聯合襲擊楚國,佔領了鄧(今河南省郾城縣東南)。這時,楚懷王才大夢初醒,不敢再打下去了,被迫撤軍,只得自認倒黴活該。楚懷王剛愎自用,無謀無才,又不聽忠臣屈原和謀臣陳軫之計,被張儀的巧言辭令迷住心竅;悍然不顧後果出兵攻秦,使楚國內外交困,面臨亡國之災。這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索地之戰
公元前209年,匈奴單于太子冒頓登基執政。東胡部落人很強盛,他們聽說冒頓是殺了父親以後上臺的,便瞧不起他,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
一天,東胡部落首領派人向冒頓索要其父親騎過的千里馬。冒頓召叢集臣商議,大家都說:千里馬是我們的國寶,不能送人,可是,冒頓卻認為:“為睦鄰友好,怎能愛惜一匹馬呢?不能因小失大啊!”他下令把千里馬送給東胡。不久,東胡人不費吹灰之力得了寶馬,以為冒頓不敢惹他們,得意忘形。一天,又派人去匈奴,向冒頓索要美女數名。冒頓又徵求群臣意見,文武百官面有怒色,不高興地說:“東胡仗勢欺人,又來強求美女,看來得用武力教訓他們了!”冒頓仍舊認為:“為什麼給鄰國一個美女就這麼捨不得呢?”說完,挑了一個心愛的美女送給了東胡。冒頓如此順從的做法,使東胡王越發得意和驕傲,便開始向西侵擾。
二、虛實篇(5)
在東胡與匈奴接壤的地方,有一片荒蕪的土地,大約1千里沒有人居住,雙方僅在控制的邊界地設定了哨所。東胡王有獨霸這塊地方的野心,就派使者去向冒頓索要,說:“那片荒蕪的地方,你們不要,我們想要,可不可以給我們?”冒頓同往常一樣,和大臣們商議,有一個大臣說:“這是荒蕪人煙的地方,割讓給他們也行,不割讓也行。”誰知,這回冒頓發火了,大怒道:“領土是國家的根本,怎麼能隨便割讓給別人呢?”大臣們戰戰兢兢,不敢再說話了。第二天,冒頓跨上戰馬,宣佈命令:“誰再敢說割讓土地,一律斬首!不願割讓土地的,跟我去打東胡!”說完,揚鞭策馬向東疾馳,將士們緊跟在後面,沙塵遮日,黃煙滾滾。東胡人壓根兒輕視冒頓,沒有任何戒備。冒頓大軍突然闖進來,猛打猛攻,東胡部落頃刻大亂,很快就滅亡了。
漢軍破魏之戰
公元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