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的三分之一。可以根據自己當時的生活目標,側重地花在不同的地方。譬如“五一”、“十一”可以安排旅遊;服裝打折時可以購進自己心儀已久的牌子貨;還有平時必不可少的購買CD、朋友聚會的開銷。這樣花起來心裡有數,不會一下子把錢都用完。
最關鍵的是,即使一發薪水就把這部分用完了,也可當是一次教訓,可以懲罰自己一個月內什麼都不能再幹了(就當是收入全部支出了吧),印象會很深刻而且有效。
除去吃、穿、住、行以及其他的消費外,再怎麼節省,估計你現在的狀況,一年也只有10000元的積蓄,想來這些都是剛畢業的絕大部分學生所面臨的實際情況。
如何讓錢生錢是大家想得最多的事情,然而,畢竟收入有限,很多想法都不容易實現,建議處於這個階段的朋友,最重要的是開源,節流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大廈的基礎一樣。而最重要的是怎樣財源滾滾、開源有道,為了達到一個新目標,你必須不斷進步以求發展,培養自己的實力以求進步,這才是真正的生財之道。可以安心地發展自己的事業,積累自己的經驗,充實自己,使自己不斷地提高,才會有好的發展,要相信“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
當然,既然有了些許積蓄,也不能讓它閒置,我們建議把1萬元分為5份,分成5個2000元,分別作出適當的投資安排。這樣,個人不會出現用錢危機,並可以獲得最大的收益。
(1) 用2000元買國債,這是回報率較高而又很保險的一種投資。
(2) 用2000元買保險。以往人們的保險意識很淡薄,實際上購買保險也是一種較好的投資方式,而且保險金不在利息稅徵收之列。尤其是各壽險公司都推出了兩全型險種,增加了有關“權益轉換”的條款,即一旦銀行利率上升,客戶可在保險公司出售的險種中進行轉換,並獲得保險公司給予的一定的價格折扣、免予核保等優惠政策。
(3) 用2000元買股票。這是一種風險最大的投資,當然風險與收益是並存的,只要選擇得當,會帶來理想的投資回報。除股票外,期貨、投資債券等都屬這一類。不過,參與這類投資,要求有相應的行業知識和較強的風險意識。
(4) 用2000元存定期存款,這是一種幾乎沒有風險的投資方式,也是未來對家庭生活的一種保障。
(5) 用2000元存活期存款,這是為了應急之用。如臨時急需用錢,有一定數量的活期儲蓄存款可解燃眉之急,而且存取又很方便。
這種方法是許多人經過多年嘗試後總結出的一套成功的理財經驗。當然,每個人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靈活使用。
。。
本章小結
正確理財三個觀念
建立理財觀念一:理財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建立理財觀念二:理財要從現在開始,並長期堅持。
建立理財觀念三:理財目的是“梳理財富,增值生活”。
理財四個誤區
理財觀念誤區一:我沒財可理;
理財觀念誤區二:我不需要理財;
理財觀念誤區三:等我有了錢再理財;
理財觀念誤區四:會理財不如會掙錢。
理財的五大目標
目標一:獲得資產增值;
目標二:保證資金安全;
目標三:防禦意外事故;
目標四:保證老有所養;
目標五:提供贍養父母及撫養教育子女的基金。
理財必備的金融理念
貨幣的時間價值
風險與收益是孿生兄弟
理財的定義:所謂理財,就是指將資金做出最明智的安排和運用,使金錢產生最高的效率和效用。
。。
理財基礎第一步:知己知彼,分析個人(1)
在甲篇裡我們曾跟大家介紹過理財的基本思路,即先積累、再保險、再應急、然後是還貸,最後才是投資和消費。為什麼要依照這個順序進行呢?這是顯而易見的,其道理跟蓋樓一樣,蓋樓要先打地基再一層一層往上蓋,不然樓就不結實,要垮。理財也是一樣的,在你的基本生活還處於無法保障的情況下,就勒緊褲腰帶去進行高風險投資,這樣的理財方式顯然是不安全的。倘若投資成功還好,不管你自己還是別人可能會說你很有膽識,所以獲得了高收益,你也將成為大家交口稱讚的英雄